贵州发展大健康产业探索生态扶贫新路

23.09.2016  23:32

    新华社贵阳9月22日电(记者汪军)贵州省政府近日批复,同意设立贵州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正通过发展医药让老百姓吃上“健康产业饭”,探索扶贫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新路。

    贵州是中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境内的梵净山更是有着优良的生态资源。方圆567平方公里的梵净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5%,被联合国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之一。梵净山分布着5个生物带,拥有5000多种生物,生长着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

    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说,贵州把大健康产业列为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2亿元以上财政扶贫资金,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培育了一批中药材大品种,打造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规范化种植基地。

    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截至2015年末,贵州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3万人。目前,其中部分地区正大力发展医药产业,让贫困群众吃上“健康产业饭”。

    近年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大力发展铁皮石斛,逐步成为中药材重点县。同时,当地贫困户在铁皮石斛基地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

    走进安龙县栖凤街道坡脚石斛谷,青杠树上用黑色条带捆绑的铁皮石斛青翠嫩绿,三三两两的村民背着背篓在林间采摘。目前,坡脚石斛谷已建成268个炼苗大棚共288亩,发展石斛林下种植核心示范3200亩,带动750户村民增收。

    者贵村村民陈健就在这里上班。“不被风吹雨淋,没有肩挑背扛,每个月就能赚2000块钱。上有老下有小,家门口上班最合适了。”她说。

    近5年来,贵州医药产业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按照规划,到2017年,省级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达到60个。贵州省提出,要注重生态与健康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健康医药领军企业,带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能够利用好的生态发展产业得益于贵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诸多努力。贵州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集中管辖处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市、县两级也陆续成立了相关机构,全省环境保护司法体系逐渐形成。

    2007年,贵阳清镇市环保法庭成立,这是中国首个环保法庭。法庭成立次月便受理并审结了一起水污染责任纠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公益诉讼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全面履行环保监管职责,切实保护环境资源。”贵州省高院环保审判庭庭长罗朝国说。

    近年来,贵州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12项改革试点,筑牢绿色屏障。

    今年8月,贵州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今后,贵州将以绿色经济、绿色家园、绿色制度、绿色屏障、绿色文化“五个绿色”引领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贵州正利用自身优良的生态发展“健康产业”,让当地百姓尤其是贫困群众通过吃“健康饭”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