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坚持开放创新 推动后发赶超

27.08.2014  12:35

坚持开放创新 推动后发赶超

——贵州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综述

    8月19日至22日,贵州省委用4天时间举行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聆听专题报告、观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览、集中自学、撰写发言材料、深入研讨交流……学习活动形式多样,主题集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主战略,推动后发赶超和全面小康新跨越。

    “要紧紧围绕学习主题办好读书会,要扩大听报告范围和发言范围,发言不作简单工作性汇报,要定角度和方向,要深入思考。”早在6月贵州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筹备之初,省委书记赵克志就提出了明确要求。

    贵州省委高度重视此次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省委领导就举办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先后于7月19日、7月27日召开专题工作会议,7月29日召开省委常委会议进行研究,作部署、提要求,确保本次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有亮点有成效。学习主题更加清晰,由最初的单项学习“一带一路”战略,增加了医药健康产业知识的学习等,着重突出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改革热点面对面》等作为必读书目,并且开列了开放、创新等有关知识书目;辅导报告更加精准,经精心选择,最终确定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作题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意义与重要举措”辅导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原主席桑国卫作题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与思考”辅导报告,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发言材料更有深度,集中讨论发言选题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委办公厅根据学习主题并与发言同志沟通后拟定,发言同志围绕选题深入学习研读相关资料,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深入思考探讨;学习要求更加严格,本次读书会采取集中封闭式自学,不断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科学认识新常态

     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

    “当前,全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贵州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上,赵克志指出,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具体到贵州省,关键要在经济增速、生产总值、生态建设、防范风险等四个问题上统一思想。

    大家认为,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常态,作为典型内陆山区省份的贵州,开放带来的活力比改革还要大,特别是国际国内的发展实践证明,内陆地区也可以搞好开放,欠发达地区也有条件实现创新。大家表示,通过4天的学习,对科学认识新常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做好贵州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判断。

    “开放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着发展的水平,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后劲。”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指出,贵州开发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发物力,二是开发人力。作为内陆山区,贵州要实现后发赶超,除了中央给力、自身努力之外,还必须向外借力,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扩大开放对现阶段贵州省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以开放引进先进生产力,要以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要以开放促进发展转型。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实现贵州后发赶超、创新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茶产业无疑是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认为,贵州茶产业从小到大、由单一绿茶到全面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后发赶超、跨越发展之路,中国茶叶将因贵州而变。“过去看东部、现在看西部、西部看贵州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在发言中列举了“Flex”创客团队创新发展的故事。他说:“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并不缺乏创新的土壤、基因、原动力,只有通过关键性的创新才能实现发展的‘蛙跳’,最终完成赶超。”李军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要特别重视“集成”,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集中力量、协同攻关”,避免碎片化现象、“孤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