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展现强大战力 织密织牢战"疫"第一道防线

04.03.2020  17:11

  健康是立身之本、强国之要。2019年,贵州持续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完善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加强村医培训,整体提升医疗水平,立足省情、瞄准短板、勇于探索,在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贵州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战疫第一道防线”重要作用。如今,健康贵州建设已然驶上“快车道”,阔步向前。贵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将展现“攻必克、战必胜”的强大战力,成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共同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有力保障。

  拧紧“螺丝钉”,乡村医生成为健康“守门人

  在我省广大农村地区,乡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目前全省1.8余个行政村均有1个达标的村卫生室;数万余名乡村医生,是保障群众卫生健康的坚强卫士。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坚守在最前线的乡村医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他们排查外来人员、筛查发热患者,问诊送药,事无巨细,事半功倍。

  在黔东南州丹寨县排调镇双尧村,村医龙光庆多年来独自一人,尽心竭力为双尧村4个自然寨的1300多名苗族村民服务。自疫情发生以来,龙光庆每天跋山涉水去村民家中,坚持为村民测量体温。

  在贵州,像龙光庆这样的坚守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一线的村医还有很多,身处大山深处的他们“形单影只”,守护着乡村百姓。

  在松桃自治县盘石镇大沿村,乡村医生赵云春像往常一样穿上白大褂、戴好口罩、背着药箱、手拿登记表,挨家挨户给村民们监测体温,宣传勤洗手、少出门、少聚会等疫情防控知识,同时还要做好每天排查、统计、上报工作。

  黔西拐杖女村医谢厚芝、剑河女村医潘桂花、龙里布依族村医罗木……一个个身影穿梭在乡间小道,坚守在防控卡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各地村医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如同“螺丝钉”一般,对于整个疫情防控大局起着极大的作用。

  构筑“桥头堡”,红色暖流冲锋在前

  危难时刻显担当。在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中,贵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干部群众切实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出现,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一名党员就是一块“压舱石”。自1月27日起,纳雍县乐治镇塘坝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阳文每天通过村委会喇叭循环播报相关倡议、车载喇叭全村范围内播报以及村民微信群线上交流三种方式进行疫情防控宣传。陈阳文勇于担当,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六枝特区关寨镇20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担任队长,组成了20支近200人的“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奔赴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带领各村群众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断释放鼓舞人心的“红色暖流”。“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坚定信心,带着大家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这是我们每个党员的责任。”关寨镇箐口村“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队员张志华说。

  农村医疗卫生力量的壮大,离不开基层党组织。为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他们冲锋在前,成为一股抚慰人心的暖流。这,就是初心使命。这,就是责任担当。

   夯实“塔底”,基层医院筑牢阵地

  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还是以往正常的诊疗,县区一级医疗机构都承担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任。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中,基层医院的“压舱石”作用显著,医防融合、连续综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时地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响应,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第一时间织牢疫情防控网。贵阳市南明区人民医院750余名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全员从1月25日开始,始终坚守岗位,做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报告、隔离留观、病毒核酸检测、诊断救治、重症救治、会诊程序、院感防控、转院、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等诊疗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应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靶向精准筑牢医疗卫生保障阵地。自1月26日开始,纳雍县人民医院完善准备工作和预防措施,迅速建起定点防治病区。织金县人民医院以院感工作为重点,连日来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培训,严格把关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大大降低了一线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如果将医疗体系比作金字塔,基层医院就是塔底。夯实“塔底”,离不开好的制度设计。例如,与医保制度改革联动,实行医保基金对医联体总额打包预付,结余用于医联体内合理分配。以此引导医联体内上级医院更加注重诊疗质量,基层医院进一步做好辖区内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并能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做好慢性病管理、发现与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深入发展。(记者 尚宇杰)

[责任编辑: 吴雨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