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基本侨情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类:三等奖)

26.09.2014  19:41

  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贵州省正处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也是侨务工作创新发展、纵深推进的重要时期。为了积极适应贵州侨情的新变化新特点,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要求,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在扩大开放、跨越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贵州省人大外事侨务委与贵州省侨办、贵州省侨联组成调研组,对全省侨情及侨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近年来贵州侨务工作开展情况

  多年来,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侨务工作,不断加强对侨务工作的领导,侨务工作部门紧紧围绕国家外交大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从省情、侨情出发,不断拓宽工作渠道,维护侨胞权益,拓展侨务资源,服务贵州发展,侨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积极贯彻执行“一法两办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在贯彻执行“一法两办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方面,一是加强侨务法制建设。2005年3月贵州省十届十四次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2005年5月31日起施行,为贵州省贯彻落实国家“保护法”和国务院“实施办法”、为归侨侨眷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二是开展侨法学习宣传。采取召开座谈会、办学习班、举办知识竞赛、建立“侨法宣传角”等多种形式宣传“一法两办法”,并把学习宣传“一法两办法”列入“五五”普法教育规划。侨务部门编印“一法两办法”读本5万多册,在机关、企业、高校、社区和归侨侨眷中发放,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开展执法调研。2008年9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并审议了省人民政府侨务工作报告;2010年5月全国人大华侨委来黔调研,听取省政府贯彻执行“一法两办法”情况报告,有力地推动了“一法两办法”的贯彻执行。各地政府及时处理侵犯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案件,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四是做好侨务信访工作。为来信来访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协调解决涉及产权纠纷、拆迁纠纷、民事纠纷、工资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努力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全省无一例侨界群体上访事件,在海内外侨胞中树立了良好的维权形象。

  (二)积极引进侨资企业,加快发展侨务经济

  近年来,贵州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通过酒博会、投洽会、泛珠会、高交会和各类项目推介等大力开展投资贸易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香港、台湾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来黔投资的侨胞与日俱增。华润集团、香港鸿基伟业、嘉里集团、招商证券、世纪金源集团、贵阳新世界房地产、香港胜记仓、香港瑞安水泥集团等一大批侨资企业、港资企业相继落户贵州。截至2013年6月底,全省外商投资企业1745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09户,增长6.7%;投资总额84亿美元,同比增加13亿美元,增长18.8%。这些侨资企业为贵州的跨越赶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积极促进对外交往交流,扩大多彩贵州影响力

  贵州省各级侨务部门和侨联组织等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邀请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侨领、企业家、专家和文化团体等来黔考察访问,省领导亲自会见来访的重要侨团和人士。宣传、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采取各种形式扩大对外交往交流。随着“多彩贵州风”海外巡演及其他经贸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贵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遍及亚洲及欧、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当地华侨华人鼎力相助,为扩大贵州宣传出力助威,有效推动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四)积极帮扶贫困归侨侨眷,知侨情解侨忧暖侨心

  按照2300元的贫困标准,目前贵州省贫困归侨侨眷共6000多人散居在农村。贵州省高度重视对贫困归侨侨眷的帮扶工作。一是制定政策措施。2007年省侨办会同省扶贫办下发通知,将贫困归侨侨眷纳入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在整村改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中统筹安排和帮扶。二是启动“侨爱工程”。通过发放扶贫项目款、给予经济补助、开展就业援助等措施,鼓励支持贫困归侨侨眷开展生产经营,增收致富。三是开展走访慰问。每年各级侨办、侨联开展“送温暖”活动,向贫困归侨侨眷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帮助解决侨界民生问题,广大归侨侨眷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五)积极推进部门合作,形成侨务工作合力

  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原由省人大民宗侨委负责)、省侨办、省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致公党省委、省侨联建立了“六涉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商讨侨务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在为侨服务、对外联谊、引资引智、侨情调查等方面形成深度合作;在对外宣传、侨务信访和海外交流等方面与商务、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推进侨务工作。贵阳、遵义等地社区侨务工作健康发展,基层侨务工作不断加强。

  (六)成立贵州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工作,推进我省对外开放,经省委批准,贵州省人大于2013年初成立了外事侨务委员会。外事侨务委员会加强与涉侨部门和单位的联系,联合开展侨情调研,在逐步摸清侨情的基础上,拓展工作领域,开辟工作渠道;支持侨资企业加快发展,努力维护归侨侨眷、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积累工作经验,谋划提出加强涉侨法规建设的思路,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二、新形势下贵州基本侨情的新变化

  (一)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人数不断增加

  十年以前贵州省海外华侨华人(含港澳同胞)、归侨侨眷均大约各为20万人。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外向型经济的加快发展,出国留学人员和投资移民不断增加,贵州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人数也不断增长。根据侨务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贵州我省的海外华侨华人已增加为23多万人、归侨侨眷增加为22多万人,全省侨务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今年10月中旬,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和全国人大华侨委主任委员白志健在部分民族地区人大侨委工作培训会议上的讲话中都指出,贵州和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一跃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侨乡省份”。

  (二)华侨华人分布更加广泛

  过去贵州省华侨华人分布在65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开放空间和交往交流领域的不断拓展,目前已增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传统聚集区以外,在欧洲、南美洲(巴西、阿根廷)、东南亚及中东(阿联酋)等地区逐步增加,非洲、南亚、中亚地区也有分布。贵州海外侨胞的空间分布逐步扩展。

  (三)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结构变化

  随着发展环境条件的改变,贵州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一是海外新移民、新华侨明显增多,老华侨逐渐减少。海外的华侨华人中新华侨约3万余人,比过去增加较多。二是侨领、侨商不断增多。在世界各地出现了一批贵州籍侨领,他们有的是公司领导,有的是侨社侨团负责人,有的是知名科学家。三是新归侨逐步增多,老归侨数量减少。在全省22万多归侨侨眷中,以20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安排在贵州定居人员和少量回国定居人员为主体的老归侨已为数不多,回国投资和人才回归的新归侨逐步增加。

  (四)海外侨胞的实力和影响力扩大

  贵州籍海外侨胞在主要华人聚居地成立了同乡会、促进会等组织,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还成立了贵州商会。参加这些侨团组织的侨胞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其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如刘怀竹在美国创建的纽勒克斯技术有限公司,刘炳义创建的日本太比雅集团,周七云在新西兰创建的侨安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一批黔籍海外科学家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卫刚被评为澳大利亚化学会院士,卢欣近3年先后被评为英国皇家病理科学院院士、欧洲生命科学院(EMBO)院士和英国医学科学院(AMS)院士,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何川荣获美国癌症研究青年科学家奖等。

  (五)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作用增强

  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在助推贵州省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1.推进侨务经济加快发展

  近年来,大量侨资、港资企业来黔投资兴业,扩大了贵州省的投资规模和经济总量,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助推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重要力量。世纪金源集团、贵阳新世界房地产、香港胜记仓、香港瑞安水泥集团在黔投资分别达300亿元、200多亿元、100亿元和30多亿元;贵州侨商会会员企业在黔投资近千亿元。2012年毕节市27家外资企业共创造产值 26366.44万元,提供税收 2987万元,直接吸纳就业1300余人;黔西南自治州的外资企业创造产值13.4亿元,提供税收1.57亿元,直接吸纳就业3000多人。贵阳皓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圣济堂集团、贵州华侨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贵州富山实业等企业,积极开发运用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及有机食品开发技术等,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引领作用,成为贵州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贵州外商投资企业中,80%以上是侨资企业。这些侨资企业展示了蓬勃旺盛的活力和能量,对我省发展侨务经济,推进对外交流,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推进引资引智逐步扩大

  海外侨胞和在黔侨商在贵州省扩大引资引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葡中企业平台、加拿大贵州同乡会、威尼斯地区华侨华人总会、阿根廷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等作为联系中介,利用亲情乡谊和贵州的比较优势,以自身成功的经验,鼓励支持侨胞和外商来黔投资兴业。经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RIO)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部中国事务总监卫刚牵线搭桥,CSIRO与贵阳铝镁研究设计院签署了电解铝项目合作协议。

  3.促进对外合作不断加强

  近年来,海外侨胞先后组织“留法学者支援贵州建设服务团”、“留美华侨华人科技专家支援贵州建设服务团”、“瑞典华侨华人博士支援贵州建设服务团”共几十名博士来黔考察和交流,开展科研项目洽谈对接。贵州籍海外院士、专家学者等利用回国工作、考察、探亲机会,到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医药、环保、农业、电子信息等部门、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和项目洽谈,推进了交流与合作。

  4.积极参政议政推进科学决策

  贵州省侨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等通过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党派提案,通过提交调研报告,反映社情民意和侨界呼声,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一批建议、提案得到决策采纳。例如,2009年全国侨联界政协委员王保生提出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群众游行队伍中增加华侨华人队伍的提案,得到国务院国庆办公室采纳,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了华侨华人、留学生的方队和彩车,极大地鼓舞了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热情和回国创业信心,该提案2012年被全国政协评为优秀提案;致公党省委促进苗族医药发展等一批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采用。

  5.开展扶贫济弱、发展公益事业

  多年来,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纷纷以各种名义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支持公益事业发展。近5年来,全省受理或协办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捐赠公益事业项目1000多个,捐赠额达2亿多元,其中全省侨办、侨联系统分别受理捐赠6000万元和5000万元,各级民政、工青妇及红十字会、慈善组织等也受理了大量捐赠;黄如论先生本人及世纪金源集团捐赠超过4000万元,马来西亚、美国、香港等地社团、基金组织中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共捐资5000多万元。这些捐赠主要投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扶贫济困等领域,推进了我省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三、发挥华人华侨、归侨侨眷作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对华人华侨、归侨侨眷重要作用缺乏统一认识

  目前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对华侨华人、归侨侨眷重要作用缺乏统一认识。有的对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贵州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同步小康中所具有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认为侨务工作是侨务部门、涉侨单位的事,与本单位没有直接关系;有的认为贵州省不是侨务资源大省,涉侨问题处理好不好关系不大;有的对涉侨政策法规不熟悉、不清楚,对“一法两办法”的宣传不够深入,依法护侨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思想认识不到位必然导致行动不到位,影响侨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对华人华侨、归侨侨眷的权益保护缺乏长效机制

  贵州省贯彻执行“一法两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一法两办法”出台较早,某些条款比较原则,有的内容已不适应侨务工作新发展新要求,缺乏对新形势下保护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权益的明确规定,在出现损害权益案件时,只能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协商解决,其效果因时因人而异。在维护侨商投资权益方面,国家尚未制定出台专门法规,海外侨胞国内投资只能比照有关法律给予保护,力度显得不够。

  (三)对加快侨务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侨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还不完善

  有的地方领导单纯从其任期内的政绩出发,重招商轻服务,重引资轻引智,重许诺轻兑现;有的地方“新官不理旧账”,侨资企业难以获得稳定的“领导红利”,领导一换便面临不利处境。有的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办事效率低;有的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沟通和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导致侨资企业对政策的理解不到位、执行不及时。在实际管理中难以当作外资企业对待,限制了一些侨资企业的发展。

  (四)对加强与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联系缺乏有效手段

  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信息库建设滞后,海外联谊的渠道还不够广,部门之间的联系协作和资源共享有待加强。虽然各涉侨部门都有各自的侨务资源和联系渠道,但信息共享度较低,与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联系缺乏有效手段,很多出访团组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和渠道,难以通过与海外侨胞联系扩大访问成果。

  四、发挥华人华侨、归侨侨眷作用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发挥华人华侨、归侨侨眷作用的总体思路

  根据贵州省侨情的新变化新特点,为适应贵州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需要,提出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的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基调”和主战略,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坚持以“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护侨益”为主线,以服务对外开放、同步小康为目标,着力开展海外侨务工作、探索侨务工作新领域,着力依法护侨和为侨服务、最大限度地凝聚侨智和侨力,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进侨务经济发展,着力培育涵养侨务资源、大力拓展对外开放平台,不断开创我省侨务工作和侨务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二)发挥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作用的对策建议

  1.深刻认识新形式下侨务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加快推进,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这一特殊资源对贵州后发赶超的特殊作用越来越重要。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广大侨胞及侨资企业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深刻认识侨商群体在壮大、侨商力量在加强,各类侨商会、同乡会、协会和侨资企业是我省拓展开放领域、扩大开放空间、加快走向世界必须倚重的特殊力量,是多彩贵州风行天下的特殊载体;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对我省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宏伟目标的重要意义。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侨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认识,更加重视和支持侨务工作,努力使广大侨胞和侨资企业成为贵州扩大开放的推动者,贵州改革发展的支持者,贵州“走出去”的引领者。

  2.加强侨务法制建设,保障合法权益

  一是大力推进涉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继续加大对“一法两办法”的贯彻执行、监督力度,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护侨的执行力。二是积极推进涉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成功做法,借鉴外省经验,积极争取制定我省侨胞捐赠管理、海外侨胞投资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或办法,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

  3.完善政策改善环境,加大对侨务经济的支持力度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法保护广大侨商的合法权益,积极为他们参与祖国建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职责,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投融资、土地、人才等方面对侨商提供更大的支持。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完善诚信制度,坚持一视同仁,让侨商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依法保护侨商的合法权益,让海外华侨华人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侨商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努力提升侨务经济的比重。对生产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加大力度给予救济和扶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系

  珍视海外侨胞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感情投入。一是以多种方式邀请他们回乡考察访问,让侨商直接体验贵州多彩文化的独特神韵,领略贵州绿水青山的迷人风采,感知贵州强烈的发展脉搏,了解贵州的发展政策和发展环境,加深他们对祖国对家乡的归属感;并以华侨华人社团为桥梁和纽带,加强对外联系和交往,使招商引智取得新的突破。二是在出访考察中通过举办见面会、恳谈会等,近距离、“零距离”地了解侨胞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了解他们所需、所想、所求,在广泛接触中提升贵州知名度,借助侨胞的社会人脉、商业网络等搭建交流平台,寻求和扩大联商联企机会。三是邀请海外侨胞和在黔侨资企业家代表列席或旁听年初的省人大、省政协“两会”,吸引更多的侨胞和侨资企业关注贵州,来黔置业创业。

  5.积极培育涵养侨务资源

  对侨务资源既要积极开发、善加利用,又要持续涵养,不断集聚壮大。一是积极支持推动海外侨团建设。随着海外侨胞商会、协会等社团增多,地位逐步提升,助推贵州走向世界的正能量也将不断增大。应积极支持海外各类侨团组织建设,跟踪了解海外社团发展,帮助改善其在当地的形象,增强影响力。二是积极支持帮助侨领进入住在国主流社会。侨领是侨务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应深化与之交往,助推他们与当地社会融合,使更多的侨领进入主流社会,以更好地凝聚侨力、发挥侨智。三是重视与青年侨商侨领的交往,发挥他们学历普遍较高、语言能力强、多在大公司任职等优势,把他们作为在海外倚重的重要力量;加强新生代侨胞工作,增强他们对祖国对家乡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四是充分发挥侨资企业的平台载体作用。在为侨资企业提供政策服务、维护投资权益的同时,通过侨商与海外侨胞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吸引更多的侨商到贵州投资兴业。五是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从理念上把海外华侨华人都视为可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让更多的海外华侨华人了解贵州,支持和参与贵州建设。

  6.进一步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

  侨务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需要建立广泛的协作机制,形成更大的合力。一是加强“六侨”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明确要求,规范运行,取得实效。二是着力整合资源,加强与重点侨资企业的联系,建立内外互动、上下联动的为侨资企业服务的长效机制。为更好地维护侨商权益,可逐步建立“重大涉侨案件律师顾问团会诊制度”、“重点涉侨案件回访制度”,组织开展“为侨资企业巡回服务”活动,帮助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增强解困求发展的信心。三是在归侨侨眷相对集中的县(市、区)探索建立归侨侨眷代表作为基层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四是逐步建立起侨务资源信息库,实现侨务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服务。

  7.加强对侨务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侨务工作的领导,明确分工和责任,把侨务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内容。加强侨务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保障侨务活动必需经费,改善工作条件。侨务工作部门、单位应从更宽领域、更高层面和更深层次认识做好侨务工作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建设,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开拓渠道,掌握新形势下做好侨务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侨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外事侨务委员会

   调研组组长:

  王礼全: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调研组成员:

  王 扬:省港澳办主任、省外(侨)办副主任。

  吕 虹: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省侨联主席。

  陈新伦:省侨联副主席。

  李卫全:省侨办侨政处助理调研员(执笔)。

  李 桢: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主任科员(执笔)。

  吴贵云:省侨联文化联系部副主任科员(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