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漆器:传承600年的民族瑰宝

03.03.2016  18:56

    大方漆器成品。新华网 周远钢 摄

    新华网贵阳3月3日电(周远钢)贵州省大方县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其漆制品采用牛、羊等皮革和棉、麻、绸、木等做胎,用当地的优质生漆作原料,明洪武年间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为主的漆器制作工艺。大方漆器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是贵州省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曾与贵州茅台酒、贵州玉屏箫笛合称为“贵州三宝”。2008年,“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乾隆通志》记载:“黔之革器以大定(大方)为最佳”,大方皮胎漆器成为全国特色,并独创了“隐纹”装饰技法。大方漆器制作工艺独特,制作要求高,工艺流程繁杂,主要有制漆、胎胚、灰地、漆地、装饰五大工艺,50多道工序,82道生产环节,产品做工精细,品种齐全,造型生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及收藏人士的青睐。

工人在打磨大方漆器的模具。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大方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介绍用麻布做成的花瓶漆胎。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大方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展示用于制作大方漆器的牛皮。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大方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在查看大方漆器的半成品。新华网 周远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