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奋力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

22.04.2021  16:19

那些不屈的精神,激励我们创造奇迹

 ——贵州奋力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

  艰难险阻,处处是需要突破的桎梏;

  披荆斩棘,处处是奋力赶超的身影。

  贵州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贫困县66个,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到去年底,全省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奋力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是谁,在贫困地带创造奇迹?

  是谁,持彩练舞出壮丽诗篇?

  多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4000多万贵州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战天斗地、克难前行,凝聚成“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用激情和实干书写了“千年之变”。

  抽钉拔楔 兑现庄严承诺

  坐落在贵州屋脊韭菜坪半山腰的海嘎村,是贵州海拔最高的自然村,一个深藏在石旮旯中的彝族村寨。

  2010年,杨波主动请缨到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驻村,并立下誓言:“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

  那时的海嘎村,村民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望天水。就连2014年12月,杨波还因村里通讯不畅,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11年间,杨波把群众的脱贫愿望作为心中的“执念”,先摸清贫困村发展的状况,再谋划脱贫的手段,锲而不舍地奋斗,只为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如今,海嘎村一改昔日景象,农旅产业兴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大关。作为全国驻村时间最长的第一书记,杨波已从一名28岁的年轻小伙,成长为一位年近不惑的时代先锋。

  责任在肩,奋勇向前;鼓足干劲,不辱使命。在脱贫攻坚伟大进程中,贵州五级书记打头阵,全省4.5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11.2万名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帮扶干部扎根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凝心聚力战深贫。

  2018年以来,省委连续三年召开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个人、先进党组织,追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名誉党支部书记黄大发,36年苦干实干,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天渠”;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狠抓产业,带领全村群众迈上康庄大道……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铸就成精神丰碑。

  历史将铭记这些时代英雄,更不会忘记那些用生命交答卷的英烈。姜仕坤、文伟红、耿展宇……他们不仅让贫困山区变了样,更播撒下艰苦奋斗的火种,他们的公仆形象将永远伫立在人们心头。

  脱贫攻坚这个时代熔炉,锻造了贵州儿女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豪迈的志气信心、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优良的党性作风。

  苦干实干 挺起铮铮脊梁

  双手垫着橡胶,嘴里叼着镰刀,背上驮着饲料,在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王昭权就这样在山林间来回穿梭,村里人都把他称为“爬着谋生的牛倌,顶天立地的汉子”。

  王昭权6岁患上小儿麻痹症,致左腿残疾,从此不能正常站立、行走,只能靠双手和右脚支撑爬行。

  多数时间不能抬头挺胸的他,面对生活的重压,他并没有倒下。他曾到贵阳学艺,回村后做过小裁缝,开过理发店。

  2012年,王昭权借资买来10头小牛。2017年,他抢抓脱贫攻坚机遇,向信用社申请到5万元“精扶贷”,继续扩大养牛规模。2018年初,王昭权主动向村委会递交退贫出列申请书。

  “只要不偷奸耍滑,不等不靠,力尽所能,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两年多来,王昭权在全县分享自己养牛脱贫的故事,激励全县干群赶超奋进。

  自强不息、苦干实干的精气神,在黔中大地充盈激荡。

  在黔南州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一个励志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搬迁户罗应和凭借多年部队生活和在外创业经历,迅速适应新环境后,当选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

  罗应和常常以牛自喻。开办技能培训班、引进公司提供就业……这头“”努力拼搏创新,终于,他的苦心经营得到了回应:新民社区自2016年搬迁入住以来,近3000人有了工作岗位、户均实现2人以上就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医疗救助以及社会兜底为基本途径,坚持扶志与扶智、输血与造血并举,在贵州大地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前有赶路人,后有追梦者。一代又一代贵州人用拼搏、执着和担当开创美好生活,许多平凡人因坚韧不拔、后发赶超而变得不平凡,他们在贵州大山深处挺起的铮铮脊梁,书写新时代故事。

  薪火相传 照亮前行之路

  麻山,曾是贵州极贫代名词。望谟,坐落于麻山腹地。

  曾经的望谟,运输靠马驮,吃水靠天降,吃饭靠救济。生活难以为继,对教育自然是不够重视。

  2012年,曾因“千里背母上学”感动无数人的刘秀祥大学毕业后,拒绝了城市里年薪55万元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望谟县教书。

  “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反哺大山。”刘秀祥坦言,思想上的贫穷比经济上的贫穷更可怕,想通过教育影响更多的人,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8年时间里,刘秀祥不仅完成学校里的教学任务,还将课堂延伸到贫困孩子的家中,先后把40多名孩子“拉回”课堂。望谟县地区95%以上的土地是山谷丘陵,刘秀祥在此期间骑坏了8辆摩托车。刘秀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的意义。

  前一辈的创举与新一代的奋斗,在黔中大地上交相辉映。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40多条“天渠”、8大水库“劈山凿地”而成,浇灌出一连串生机勃勃的农业产业带。荒山变成米粮仓的背后,是共产党人带领群众闯出摆脱贫困的志气之路。

  这是自强不息的精神高地,这有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60年来,伴随着渠水成长起来的“渠二代”“渠三代”们,始终心系大山、情眷天渠,成为各领域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带头人,积极投身乡村建设。

  一步跨千年,同步达小康。如今,贵州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是贵州人民用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创造的伟大奇迹。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贵州人民正激发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