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好人”宋振纹

04.06.2014  19:15

  中新网贵州频道5月26日电 题:“贵州好人”宋振纹

  作者:傅汝吉

 

  宋振纹,一个普通的退休职工,一个普通的社区居民,一个普通的贵阳老婆婆,近年来,不断以“我们身边的雷锋”、“贵阳好人”、“贵州好人”、“社区好干妈”、“道德模范”(第三届贵州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一等功臣”等形象在电视和报刊上频频亮相。

 

   下岗再上岗,路,宽着呢

  

  “我,一个下岗女工,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婆,当我走出困境之后,我会真心实意地、毫不吝啬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正如那首歌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宋振纹这样说。

 

  宋振纹初中毕业后随一支贵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队伍到了三穗县的款场乡中化村插队落户,在那里当了三年农民,担任过七年的民办小学教师,在贵州省鼓风机总厂当工人的25年中,脏活累活抢着干,名誉地位绕开走,多年被评为先进、多次获得嘉奖,还因为喜欢帮困济贫,得了一个“管得宽”的绰号。

 

  在改革的大潮中,宋振纹耐以生存的工厂倒闭了,48岁的她光荣下岗,月工资从千元减到208元,“犹如从山顶落到了坡脚”,丈夫退休金不足千元,抱着“不能坐在家里挨冻挨饿。”的念头,宋振纹自我鼓励着“下岗怕什么,路宽得很,想办法,再上岗。

 

  “在社区和亲朋好友帮助下,筹借几百块钱,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开始干起缝缝补补的小活路,剪个脚边两块钱,换根拉链两块钱。”宋振纹谈起这第二次创业的时候,笑容可掬,充满自强自信。

 

  “不到半年,我不仅还清了账,还增加了锁边机,电熨斗等新设备,家里生活开始好转,武艺也练好了,开始换一条拉链费了十二次功夫,现在10分钟完成,而且包满意。”宋振纹说。

 

  不久,女儿出嫁了,儿子考上了警官,她的小生意越发兴隆,日子也越发舒心。她开始想:“我的日子好起来了,应该向社会回报,关心一下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好人。

 

   凝冻连结了她和六个大学生的情

  贵州人都忘不了2008年冬春之交那场百年不遇的雪雨凝冻造成的灾害,那景象大有“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的态势。常言道,“雨夹雪,半个月”,那何止半个月啊,25天才开始化雪解冻。那些日子,由于停水、停电、停运之事时有发生,商店里的蜡烛、干粮常常卖断货,确有点特别紧张的样子。

 

  共青团贵阳市委即时发起了“抗凝冻,保民生,欢迎你来我家过年”活动,号召有条件的家庭接那些回不了家的人到自己家中过年。宋振纹从电视上看到这条消息,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市团委报名。大年三十那天下午,她和老伴田炯平到指定地点先后接到六个大学生,六个孩子一进宋阿姨仅有30平米的家,显示惊诧,马上又感受到电炉的暖气,亲人的热气,饭菜的香气,还有几个陌生人突然相聚在一起的喜气。正如宋阿姨家门上的大红春联所书:天寒地冻千般趣,五湖四海一家亲。

 

  六个孩子不约而同地、无比亲切地发出“干妈!干爹”称呼,叫得老俩口心里热呵呵的,眼里泪汪汪的。宋振纹把手机递给家最远的沈声权,“快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说你在贵阳有个干妈,现在正在干妈家过年。”丰盛的年夜饭,舒心的长途电话,让六个学生大饱了在另一个“”“过年”的滋味。

 

   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

  自从宋振纹缝缝补补小生意做起来之后,家里逐渐脱贫解困,她总想把余钱剩米送给那些尚未解决温饱的人。

 

  有一次,宋振纹在电视里看到一个叫涵涵的小女孩,患了心脏脂肪瘤,由于家境困难,没钱做手术,希望社会给予关爱。宋振纹心里很焦急,她连续加班一星期,做了50个精美的小枕头,然后做上一个小牌,写着“义卖小枕头,为救助一个心脏上长了肿瘤而无钱治病的小女孩。”小枕头共卖得5800多块钱。宋振纹将这笔钱全部送至小涵涵家人手里。

 

  2012年,宋振纹在看到一条新闻:《父母吸毒,抛下16岁骨瘤高中生不知去向》,这可怜的病女叫龙亚美,动手术需两万多元,她父母已不知去向。宋振纹下决心帮这女孩一把。宋振纹与小区热心阿姨一起,做好捐款箱,写好救助广告,摆摊吆喝求路人行善做好事。仅两天,有400名爱心市民在募捐点捐款,与此同时,许多好心的市民直接走进一医骨科病房看望小亚美,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这次爱心活动,共得捐款近十万元。

 

  龙亚美手术成功返校上课,从收到的捐款中拿出1万元买衣被慰问有困难的农民工和低保户,她们购买了80袋大米和80套棉被,大病初愈的龙亚美和宋振纹阿姨等,将慰问物品一一转赠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

 

   爱心箱与爱心志同者不断升温

  宋振纹从帮助龙亚美的募捐活动中悟出了道理:短期的捐赠活动属于急时抱佛脚,所收捐款数量少,办不成什么大事,应进入“募捐常态化”,于是她就把那个“爱心箱”挂在自家缝补店门口。她将每周五订为自己的捐款日,这一天的劳动收入全部放入“爱心箱”,效仿者不断增多。

 

  第一批志同者是宋振纹的老公和儿子、儿媳组成的“四人组合”。他们从2012年开展“捐寒衣送温暖”活动。

 

  在宋振纹带动下,附近社区的人都将衣服送到她这里,宋振纹从收到的数千件衣物中择优选出1500件,然后进行整理、归类、打包。紧接着,宋振纹走访了大大小小的背街小巷,挨个挨个地告诉“背篼”们:“10月24日,我家门口有发冬衣的活动,到时候来领。

 

  一摞摞衣服整齐地放在宋振纹家桌椅上,一些衣服连吊牌也没剪,还有的连包装也没拆开,其他的旧衣服,也都洗得干干净净,打理得整整齐齐。

 

  来自纳雍的老邹在贵阳当“背篼”十多年,他乐呵呵地拿到了一件合身的棉衣,马上穿在身上。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冬天就差一件棉衣。

 

  2012年一则“十余贵阳市民来到南明河边——牛奶鸡蛋犒劳清淤工人”的新闻在贵阳都市媒体发布。这项活动的发起人便是宋振纹。她得知贵阳市人民政府正在进行治理南明河工程,每天1300余名农民工冒寒在冰水冷泥中清淤排污,宋振纹等几位发起人捐款买了410个鸡蛋在家中煮熟,又买了210袋牛奶,将食品一一分发给在河道里清淤的农民工兄弟。

 

  老陈憨厚地笑着说:“平时可舍不得买牛奶鸡蛋吃,可今天能有这么多好心贵阳人为我们送来,这心里头就像装了暖炉一样。站在冷冰冰的河水里,也不觉得冷了。”“谢谢,谢谢。贵阳人真好!”50岁的陈松友接过一包牛奶和两个鸡蛋后,舍不得吃,说要带回住地告诉老人和小孩,这是贵阳人送的,让大家一齐分享。

 

  隔此几天,宋振纹与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彭文军、李国红等,再一次向社会发起捐赠。他们将捐助的320袋牛奶、150盒护手霜、300盒饼干、200条围巾,200对胶手套送到南明河畔,分发给掏河工人。

 

 “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宋振纹说,她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