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屋脊”访村小 寒雾之中有暖流

29.11.2016  15:02

    新华社贵阳11月26日电 题:贵州“屋脊”访村小 寒雾之中有暖流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罗羽

    立冬过后,贵州乌蒙山最高峰——韭菜坪气温骤降。早上7点,山里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10米,刺骨寒风扑面而来。

    从山脚驱车,沿着弯曲的公路缓慢爬升,途中不时看到成群结队的学生背着书包逆风而行。经过半个小时,记者到达了海拔2400多米的海嘎村。

    村子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与毕节市赫章县珠市乡交界处,全村有5个村民组,366户1697人,其中彝族人口约占一半。

    来到村头的海嘎小学,远远就能听见孩子们欢笑、吵闹的声音,但走一会儿才能看到清晰的身影。室外,灌木丛开始结冰。孩子们穿着棉衣、羽绒服走进教室,围坐在一起。课桌上摆着学生自己采种来的鲜花和绿植,显得格外温馨。

    教三年级语文课的老师顾亚两年前大学毕业后来到海嘎,如今和另外8名老师一起,为4个年级、70余名学生上课。“男老师们住在一起,虽然条件简陋了一点,但已经渐渐习惯了。”他说,这里彝族孩子很多,实行的是双语教学。

    数学老师谢远志3年前就来到海嘎小学,在他眼中,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原来的大教室隔成了几间,有一间还装上了一台别人捐赠的空调。在一年级的教室里,尽管天气很冷,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在师生上课的同时,食堂里也正在准备午餐。今年九月份,孩子们第一次吃上营养午餐。以前由于生源不稳定,一直没有开起来。负责做菜的大姐董选珍一个人不停忙活。

    她说,虽然政府在今年已经安装了水管,但由于海嘎海拔太高,有时候水厂的水不够用,还是要自己和老师们出去挑水。

    土豆炒鸡、辣炒豆芽、酸菜豆米汤……中午11点40分,学生们开始排队打饭菜,在教室、走廊、操场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饭后,大家又迅速地回到教室里,上起音乐课。

    顾亚老师弹起吉他,小学生们一起合唱彝族歌曲。在他的心目中,这些小孩子单纯可爱、歌声动听,音乐能够打开他们的心扉,更加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校长郑龙告诉记者,过去学校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现在有了。郑龙在海嘎小学坚守了14年,过去由于条件艰苦,很多老师都不愿意留下来,曾经他还经历过只有自己一人教书的窘境,但现在一切逐渐规范起来。

    钟山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开兴说:“对于海嘎小学,这所全省海拔最高的村小。教育部门采取了软硬件等方方面面的帮扶和支持,确保让学生留得住,老师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