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农民育种能手带活一方“种业经济”

08.04.2015  15:33

    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8日电(记者何天文 闫起磊 骆飞) 春耕时节,“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贵州岑巩县开始了新一年的杂交水稻育种。被当地人誉为“农民育种大王”的杨代军格外忙碌,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指导农户“浸种催芽”备春耕。

    今年51岁的杨代军是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初中毕业后到县种子公司跟着农技人员当过“学徒”,因为肯用心、善摸索,很快成了公司“编外”农民育种高手。这两年,杨代军还走出国门,先后四次受邀前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传授育种技术。

    说起杨代军,注溪镇分管育种产业的纪委书记张秀华竖起大拇指,称赞老杨是全镇育种产业的“中流砥柱”“县宝”级的育种专家。这些年,在杨代军带动下,注溪镇农户与种子公司开展“订单育种”,全镇也成为县里重点打造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的核心区域,一大批当地农民不仅因此大幅增收,还从中掌握了育种技术成为“土专家”。

    张秀华告诉记者,同样的一亩田,与传统的种植水稻相比,开展杂交水稻育种至少要增收2000元。为降低农户风险,育种企业还与农户签订了每亩2400元的“保底收入”合同。目前,注溪镇有90%的农户都和育种企业签订了育种订单,积极性很高。

    如今的岑巩县,像杨代军这样的育种能手有100多人,形成了老中青梯队的技术人才队伍,有力地支撑了全县的杂交水稻育种产业。

    大有镇腊恰畈村青年农民张能峰也是一名育种能手。记者来到他家,他正忙着料理浸泡在几个大水桶里的稻种。张能峰告诉记者,他还是县里最大的育种企业红四方种业公司聘用的技术员,等水桶里的种子发芽后,他就把这些种子发放给农户播种。

    红四方种业总经理陈文标说,今年,他们公司计划育种面积约有3.5万亩。眼下,公司30多个技术员正分散在全县乡镇开展集中“浸种催芽”。

    一批农民育种能手不仅自身成为新型农民,还带活了一方“种业经济”。说起这其中的“奥妙”,杨代军道出他们发展育种产业的“三宝”:

    一是好生态。岑巩县的海拔、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优越,当地人向来十分尊重自然,有“不砍山上树,不污河中水,不毁岸边田”的传统。特别是贯穿县境的龙江河两岸保留完好的好田好水备受青睐,成为不少大型种业公司首选的育种基地。

    二是硬技术。岑巩县已有几十年的育种历史,当地很多农民在实践中掌握和积累了杂交水稻育种的基本技术。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国家倡导培育新型农民,县里不断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出钱出物请专家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农民育种技术能手。

    三是好政策。政府扶持产业的好政策增强了大伙信心。这几年,岑巩县将杂交水稻制种当作重点优势产业进行扶持,在土地流转、产业资金、农技推广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2013年,岑巩县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基地县。如今,全县杂交水稻的制种面积超过4万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记者了解到,作为岑巩县育种能手中的佼佼者,这两年一直有外地种业公司拿高薪“”杨代军,但都被他回绝了。他说,他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帮助大伙把育种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