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供给侧开新花 省外自驾客呈井喷

03.05.2016  12:17

    5月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荔波小七孔景区游玩。荔波属于地球上喀斯特仅存的最后“绿宝石”,优美的自然风景让省内外游客陶醉其中。(芦晓娟 摄)

    5月1日,剑河县久仰镇基佑村少数民族同胞喜迎客人到来的情景。(邓刚 摄)

    “五一”期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1584.5万人次,同比增长36.9%;实现旅游总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38.1%。旅游市场亮点纷呈。

    精心部署,假日旅游市场文明有序。4月1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强旅游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五一”假日旅游接待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在假期,各市(州)、各有关单位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及时有效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省假日办接到旅游安全事故报告1起,现场搜救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共接到各地游客有效投诉14起,省假日办和旅游质监部门依据旅游法律法规进行了妥善处理。

    强力推介,假日旅游市场提前预热。今年以来,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主题的旅游宣传推介在国内外全面铺开,《纽约时报》将贵州作为“世界最值得到访的52个旅游目的地之一”推荐给世界读者,法国《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在欧洲引起广泛关注,极大提升了贵州知名度,催热了“五一”旅游市场。

    供给丰富,假日旅游出行选择多样。全省旅游行业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突出山地旅游优势。“五一”期间,全省山地赏花游、山地自驾游、农业生态旅游、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仍为小长假旅游的主体,房车、温泉、探险等旅游新业态也吸引大量境内外游客。湖南、湖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周边省市区自驾游客持续上升。据统计,黄果树、梵净山、大小七孔、织金洞、青岩古镇、镇远古镇等景区自驾游客达80%以上。(记者 周清)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