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法庭”服务“大旅游”面面观

20.06.2016  20:31

    新华网贵阳6月20日电(记者汪军)为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大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法律保障和司法服务,贵州首批12个旅游法庭在遵义会议会址、西江苗寨、黄果树等著名景区挂牌运行。设置旅游法庭的景区规模上档次、游客数量多、旅游纠纷易发。此举一方面可以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能为著名旅游景区增加收入、树立形象提供法律支持。

     旅游纠纷不时曝出 “旅游法庭”呼之欲出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休闲旅游的人逐渐增多。与此同时,欺行霸市、宰客骗客的现象不时发生,强制购物、天价食物事件屡屡曝光。记者采访的一些旅游人士表示,旅游景区曝出的“游客被坑”事件,一方面让游客的权益受到侵犯,另一方面也造成景区形象大打折扣,随之而来的是景区收入受影响。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人民法院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有针对性地加强旅游景区等游客相对集中区域派出法庭建设和巡回审判工作,对游客流量持续较大、旅游纠纷发生较频繁的地区、旅游景区设置旅游法庭或采取巡回审理的方式,及时化解涉旅游矛盾纠纷,切实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保障旅游活动顺利进行,促进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朱玉说,贵州首批12个旅游法庭在黄果树、遵义会议会址等知名度较高的景区设置,将依法审理和化解游客维权案件以及与旅游有关的各类纠纷,涉及旅游过程中游客人身、财产损害的纠纷,并根据旅游纠纷涉及面广、异地发生、标的额小等特点,积极运用小额诉讼等程序规定,依法快立、快审、快结,确保旅游纠纷的及时化解。

     旅游业发展速度迅猛 旅游市场要坚持“依法治旅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旅游,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景区众多,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迅猛,成为经济增长强劲推动力。

    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说,贵州诸多旅游景区尤其是遵义的景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2015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均超50%,过去五年时间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达9.8%,未来五年要争取实现占比超15%。

    记者梳理发现,部分省市已设置旅游法庭。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孙潮说,通过设立旅游法庭,加强巡回审判,完善便民利民机制,为游客提供便捷的诉讼服务;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建立旅游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司法建议,积极预防纠纷发生,促进旅游秩序规范。“以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让广大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

    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刘吉发分析,在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法庭的设立对于规范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保障,对旅游投诉调解的介入,使得游客的合法权益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维护。同时,旅游经营者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矫正。有法律人士指出,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旅游市场要坚持“依法治旅”,让旅游者、旅游行业企业树立法律思维,在遇到矛盾纠纷时,有助于更妥善地找到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