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构建口岸对外开放新格局

10.03.2018  03:12

    新华网贵阳3月9日电 近年来,贵州省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工作主线,立足盘活现有口岸,加快口岸开放步伐,打造开放服务新支点,探索协同发展新格局,口岸建设取得突破,实现了口岸事业由“后发”向“加速”转型,逐步构建起口岸对外开放新格局。

    从全省口岸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贵州省以口岸开放推动跨越发展,有效助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目前,贵阳机场开通了台北、香港、澳门、韩国、日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1条航线。2017年出入境航班4026架次,出入境旅客近50万人次,发挥了航空口岸枢纽作用。

    同时,贵州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泛珠三角区域及南向通道建设,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以大通关为要求,全力打通贵州省北上南下出境出海的战略通道,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为贸易便利化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贵州省启动了贵阳中欧班列铁路场站建设,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海关检验检疫支持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泛珠三角区域九省区口岸合作备忘录》,通过扩大开放、新建引导、培育发展等多种方式,完善贵州省口岸开放格局,为贵州省以“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贵州省还注重推进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将其作为贵州省扩大对外开放新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其对全省对外开放的带动作用。目前已获批建成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遵义综合保税区。其中,贵安综合保税区建成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保税酒窖、富士康研发中心。六盘水、铜仁及黔南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申报建设。遵义新浦新区、毕节大方县、安顺经开区、黔南独山县、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黔东南碧波高新技术开发区、六盘水盘州市已申报建设公共型保税仓库。

    此外,贵州省积极推进信息共享,构建国际贸易新平台,突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重点推进电子口岸平台建设,以数据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为手段,力求突破“信息孤岛”,推进“一站式作业”,推动口岸执法管理单位“联查联放”。2017年,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上线运行,完成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同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制定下发《跨境电商有关工作细则》。

    今后,贵州省将以“智慧口岸”建设为核心,着力构建“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式联运”开放体系,加快完成航空口岸、陆路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仓建设任务。打造对外开放通道“能进能出、快进快出”,外向型经济“企业引得进、产业留得住、产品出得去”对外开放新格局。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
贵州省口岸建设由“后发”向“加速”转型
加快开放步伐 打造服务新支点 我省口岸建设由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