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构筑产业新高地 点燃发展新引擎

27.10.2015  09:26

构筑产业新高地 点燃发展新引擎

——贵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综述

    东风起处,破浪前行。

    当全球各经济体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断投入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实现经济高度服务化,意欲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之时,处于努力后发赶超中的贵州,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实现经济新增长的重要路径,迅速迈出坚定而扎实的步伐。

    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殷殷嘱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战略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锐意改革创新,以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环节、重点项目的突破,全面牵引带动现代服务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奋力开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新征程。

     撑起全省经济半壁江山

    这是一组令人惊喜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曾一度接近全省GDP的一半,最高达到47.9%;

    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将达到4590亿元,为“十一五”末期的2.1倍,超过规划目标790亿元;

    全省服务业年均增长12.4%,最高年度增速为16.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46%-53%之间;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服务产业已基本支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现代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壮大,结构层次不断优化,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智能公路港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运输网络体系。

    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批发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零售业、住宿餐营业、家庭服务、房地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产业提升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高,大数据服务、大健康服务、检测认证、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和外向型服务经济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互促、同步推进,为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经济大环境趋紧的形势下,全省服务业发展仍保持逆势上扬的势头,实现较快增长。增加值达到3141.4亿元,同比增长11.4%,排全国第2位,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7%,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对促进就业这一最大民生的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领域限额以上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同比增长6%,远高于整体增速,继续保持就业“吸纳器”、主渠道地位。

    服务业如此欣欣向荣,在其背后,是发展基础不断巩固。

    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跨界融合成新业态。

    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扩容建设加快,截至9月末,数据总存储能力达到2000T,出省带宽新增300Gbps,达到2400Gbps。贵阳传化智能公路港、龙里省级快递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项目加快建设;贵州科学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加快推进;中国电信(贵安)云计算信息园一期建成投入使用。

    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96.33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0.8个百分点,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服务行业准入门槛不断降低、新兴业态加快涌现,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截至9月末,全省服务业企业达到25.31万户,同比增长24.8%,高于同期全省市场主体的总体增速,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6%,教育业增长45.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1.8%。

     产业平台更具时代竞争力

    用3年时间,习水县搭建开放平台,培育新兴业态,逐步将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昔日穷乡僻壤已经蜕变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完善的国际度假区。

    “逼出来的鰼部生态文化旅游园区。”该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习水成立“融入重庆一体化发展改革试验区”后,初始发展阶段仅停留在旅游地产层面,暴露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配套产业培育不足、配套服务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面对自身的差距和市场的倒逼,当地决定以度假旅游为纽带,以产业培植、文化植入为核心,大力培育突出自身优势的复合型新业态,让游客长期的留下来、住下来。

    贵州省加快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让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图为游客在安顺旧州屯堡游览。邓刚 摄

    2013年5月,鰼部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正式成立,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总部经济等新业态在园区实现了从无到有、遍地开花,带动了基础设施条件的极大改善,催生出休闲、度假、养身、康体、养老、会展、商务等复合型度假产品,初步形成了以度假旅游、养生养老为核心的国际级度假旅游产品。2014年,园区接待游客53万人次,同比增长3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35%。

    “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人力资源、创意研发、检测认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社会经济产业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因其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突出的基础支撑性、服务保障性和引领带动性等特性,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产业。”省发展改革委常务副主任张平说。

    为使产业平台更具时代竞争力,贵州省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的主导性作用,着眼服务保障一、二次产业和服务产业自发展的需要,积极加强对各类市场性、政府性发展资源的引导与整合,紧紧围绕“5个100”工程配套服务功能区和区域性产业服务后台建设需求,以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和平台营运商培育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各种层次各种类别服务平台与产业服务后台的打造。

    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贵州省先后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千”工程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召开了数博会、酒博会、电商发展大会、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认定50个省级重点服务业企业。

    服务产业、服务企业和项目开始向“服务器”“增值

    2015中国贵州第四届国际酒类博览会现场。

器”“加速器”华丽转变,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效能上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有效提升全省经济总体实力与竞争力。

    省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抓好“十三五”发展谋划,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统领服务业发展。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贵州省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紧紧围绕“两化”战略,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并推的要求,科学谋划和构建“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抓紧编制形成以《贵州省“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信息化、旅游、健康养生、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等十多个重点产业专项规划为支撑的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