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武陵山区古镇的产业脱贫路

18.07.2019  01:50

寨英镇种植的高山葡萄。新华社记者汪军摄

  新华社贵阳7月17日电(记者汪军 蒋成)晚上十点,记者到寨英镇水源村走访时,水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永恒正组织村里的扶贫干部开会。他说,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扶贫干部现在是争分夺秒。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寨英镇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近年来,寨英镇以产业发展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帮助群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海拔600米的水源村名副其实,拥有好水源。红桃、黄桃、猕猴桃的种植,是村里的主导产业。村支书刘尚贤介绍,目前种植产业有2600多亩,接下来准备依托良好的生态,引进一家竹子加工厂。“产业出名堂,脱贫才有望。”他说。

  杆子山是水源村一个村民小组,过去交通不便,导致产业发展难见成效。杨永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要把产业搞起来。他说,现在这里是零星养殖稻田鱼,目前正在筹备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林下养鸡。

  杆子山下,王廷香家是因病致贫贫困户。78岁的他几乎没有能力下地,儿子王志桥身体也一直不好,只能在家养病。“养鸡搞起来就好了,山林17亩可以承包出去,身体好了再去养鸡场打工。”王志桥道出了对发展产业的期盼。

  兴家庄村是寨英镇相对偏远的一个村庄,群山连绵起伏,公路蜿蜒盘旋。眼见高山葡萄即将上市,村支书杨昌文感到高兴。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除草、施肥、采摘,村民务工每人每天收入将近100元。

  尹少林一家6口是兴家庄村的贫困户。他期盼身体早日恢复健康,能尽快投入生产。“现在有条件有政策,在家发展也可以,就近务工也可以,村里有产业,我们就有事做。”他说。

寨英镇种植的猕猴桃。新华社记者汪军摄

  寨英镇党委书记曾庆提介绍,全镇目前发展了8000多亩精品水果作为主导产业,还有6500多亩的油茶产业。

  易地扶贫搬迁进一步帮助寨英镇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以前到乡镇赶场,走路要两个小时,不方便啊!”从凯牌村搬迁到寨英镇安置点镇北小区的罗时运,想起过去住在深山的日子,心生感慨。那时候,农忙时节要去寨英镇赶集买农具、肥料,来回一趟几乎要花去大半天时间。

  现在,他一家6口就住到了乡镇上。“新房子,不花钱,哪来的这种好政策呀!”55岁的罗时运话语中带着兴奋。

  51岁的张见林,一家7口于2017年3月从群山连绵的大塘坡村搬迁下来,住进镇北小区的新房子。他告诉记者,新房子没有花一分钱,从老家搬来一些家具,再添置几样新东西,就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新家。“我是残疾人,政策也很关照,每个月有270块钱的补助。”他说。

  曾庆提介绍,镇北小区安置了17个村的搬迁户,从2017年3月陆续搬迁入住,目前共208户954人。“通过生态护林员、保洁工等岗位,已经解决了82人就业。今后,主要围绕水果等产业来促进就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他说。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