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校推进校企合作“解渴”水利人才紧缺

17.06.2015  20:15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17日电 为改变着贵州水利人才匮乏、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贵州省水利水电学校与贵州水利投资集团积极创新思维,探索校企合作,有效解决了学校建设融资难、企业发展缺人才等问题,推动贵州职教校企合作发展。

     强强联手 推进职教改革

    2014年9月1日,在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职业教育成果展上,省水投集团公司董事长金康明与省水校校长陈海梁签署了《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决定成立校董会,努力探索以水利行业为纽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新模式。

    为加快解决贵州工程性缺水难题,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水利事业发展,贵州省省委省政府组建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贵州省水投集团。

    公司成立主要负责全省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的投融资及建设管理,是实施贵州水利建设“三大会战”的主力军,到2020年,公司将投资建成黔中、夹岩、黄家湾、马岭等4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参与建设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和引提水工程603处,建成479处,日供水量达到100万吨,水电总装机达到50万千瓦;完成投资1007亿元,融资530亿元。同时,还负责都柳江、清水江流域的开发和全省水务一体化市场的拓展,急需大量的水利专业、金融专业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

    省水利电力学校作为贵州唯一一所水利电力类国家级重点重点职业学校,肩负着贵州省水利电力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目前,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贵州省水利开发建设的需要,省水利电力学校在清镇市建设新校区,升级建设省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但因资金短缺,使得工程进展缓慢。

    为了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推动下,贵州水投集团与贵州水校决定强强联手,联合开发建设清镇新校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打造最美水利职业院校,一道“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序幕随即拉开。

     攻坚克难 突破合作瓶颈

    校企合作点多面广,政策性强,面对改革的困惑、发展的迷茫,贵州省水投集团和省水校抢抓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机遇,充分整合校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争取和创造更多的外部支持,在工作推进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贵州省水利厅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办公室。为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公司采取会议宣传、召开座谈会、工作安排部署等方式加大沟通协调力度,进一步统一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思想。

    同时,校企双方建立了月度联席会议制度,抽调专人负责相关工作,明确了政、校、企三方各自职责,排出了校企合作工作任务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工作,为校企合作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经过工作组大量艰苦细致的调研工作,校企双方创造性提出“盘活老校区资产,加快新校区建设和经营管理,保留省水校原有教学管理格局和资金来源,成立校董会,整合水投集团和省水校资源优势,企事业机制有机组合,社会资源有效嫁接,创新办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拓展经营领域,实现合作共赢,推进现代水利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消除了隔阂,达成了共识,打开了工作局面。

     解决资金缺口 推进新校区建设

    解决了体制机制和思想顾虑问解,随着而来的,是资金的难题。水校清镇校区占地545亩,规划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投资概算8.87亿元。现筹资2.4亿元,资金缺口6.47亿。

    巨大的资金需求,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推进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考验,面对困难,严谨务实的水投人不等不靠,一方面积极争取省直部门的支持,积极推进蟠桃宫校区资产划转和土地性质变更工作,一方面积极研究国家政策法规,不遗余力地与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洽谈。通过融资租赁和贷款担保等方式,与金融机构初步达成融资意向,拟提供融资资金解决新校区建设的资金缺口,并为工程施工企业垫资施工提供担保。

    当前贵州正在实施的水利建设“三大会战”,总投资金额超过1430亿元,兴建水利工程项目10696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水利人才作为支撑,学校的发展也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双方的合作能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资源整合、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