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海龙屯:“小土坡”咋就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14.04.2016  10:05

屹立时代之巅 凝炼贵州精神

创造奇迹彰显自信·海龙屯文化之魅

算上今天的话,我已经在海龙屯工作了1091天。”3月31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在接受采访时,准确地说出这个数字。

申遗成功后的9个多月,海龙屯考古领队李飞和他的同事们,继续留在屯上简陋的工作站里,清理、比对、复原、研究从海龙屯上挖掘出来的文物。

如果说艰苦的田野挖掘有发现实物的兴奋的话,那现在细碎的清理工作,则是要从文物中发现海龙屯更多文化信息和密码,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毅力和对考古的职业信仰。”李飞指着工作记录本上手绘的各种符型和图案说。

寂寞地发掘和偶尔的发现,是李飞近4年的生活写照。

海龙屯遗址,在贵州人众志成城的艰苦努力下,穿越历史风云重现雄姿,屹立时代之巅。

海龙屯遗址的成功申遗,是贵州各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与时间赛跑用意志比拼,在申遗路上抢跑出中国速度。这不仅是中国古老土司文明重见天日的文化胜利,也是一次贵州各级干部群众在真抓实干中,在对贵州历史文化资源深度发掘保护之下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发展自信的实践过程。

贵州人排除万难共同创造奇迹

海龙屯成功申遗,令我感动的是贵州各方把这项工程作为国家项目在推进,没有人讲条件,大家都在克服困难、想办法完成任务,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贵州各级政府、各行各业、普通群众的凝聚力,每个人都做出了无私的牺牲和贡献。”3月30日,全程参与和见证海龙屯申遗的国家文物局相关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对记者说。

这位负责人在海龙屯申遗过程中,两次情急落泪。

为何海龙屯能进入国家申遗名单?她告诉记者,虽然海龙屯本身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气象,但海龙屯较晚进入考古发掘,本体面积比较大,山高路险,这对保护修缮、展示利用等工程实施形成较大阻碍,石头、木材等物料需从山下运上去,不是一般困难,再加上路险多雨等种种客观因素导致进度比较慢,她当时情不自禁着急掉泪。“而贵州主动申遗的努力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建立了创新的工作机制,在饱满的状态之下高强度工作,没有人计较得失,全力投入,则给了我们比较大的信心。

曾参与布达拉宫修缮的文保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与规划所副所长查群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直说:“施工条件太艰苦,现在说起来都想哭。

在2014年修缮的时候已经临近迎检,必须杜绝机械、马、骡子对遗址可能造成的破坏,只能靠人工运输。现场工人要克服险峻的环境,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将所有检测系统和施工材料、木头钢管、瓦片一筐一筐地往上背,几十个人抬着十几米长的篷布上山,实在令人感动。对保护近乎严苛的查群也不忍心了。

在海龙屯难忘的经历,至今仍令查群动容。驻扎海龙屯时,当时的考古队领队李飞建议查群住在山上,避免每天上山下山太过劳累。但负责修缮工作的古建工程公司负责人则告诉查群,考古队在山上工作十分繁重,且生活条件艰苦,不宜再为他们增添麻烦,还是由古建公司的人来照顾她更好。

为了把最大的历史信息留下来,贵州人排除万难把保护棚搭起来,现场的每一个人,无论来自哪里,都能为了同一个目标相互协作和体谅,共同创造奇迹,贵州的申遗时间比较短,但没有人因为时间短而产生偷工减料加快进度的想法。”查群说。

的确,就是贵州人这种真抓实干的精神,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艰苦卓绝努力凝炼文化精神高峰

李飞清楚地记得,2012年4月23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贵州省文物考古所、遵义市文体广电局、汇川区文体广电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进驻海龙屯。但谁也没想到,这将成为我省有史以来最为漫长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2012年是考古队工作最为艰苦的一年。入屯之后,考古队寄住在当地农户家,当时还未被开发的海龙屯没有通水电,生活用水只能从山下以5毛一斤的价格购买上山,电是农户从山下接上山,由于电压不稳,灯光忽明忽暗,打印机和变压器都被烧坏过,到了晚上七八点就无法开展工作,更谈不上有什么娱乐。

山上春夏多雨,冬季潮寒,队员们每天盖的被子都是潮润的。

一个月仅能洗一次澡。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飞一驻就是1091天,写满了30多本野外工作日记。

2012年度,275天;2013年度,151天;2014年度,311天;2015年度,330天;2016年度,24天……

和李飞一样来到海龙囤驻扎的还有5名队员,韩文华和谢长勇在海龙屯驻扎时间都超过了李飞。

在偌大的海龙屯上,考古发掘工作范围太大犹如“蚂蚁啃西瓜”,生活条件艰苦,这些难题都被考古队一一克服,可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横亘在李飞眼前:作为考古队的领队,他必须确保考古工作的顺畅。然而当地种植了大片经济林,也有农户居住。入屯之初,这些问题只能由考古队来一一面对和解决,写了近10份伐木、征地、用地的报告;为了按标准赔付一位当地农民的竹子,陪当地农民喝大酒……发掘海龙屯遗址的攻坚战在忙乱之中打响。

与发掘文物的偶然惊喜相比,日复一日的发掘显得漫长孤寂。办公室墙上贴着考古工作进程表。考古人员早上8时上班,晚饭后还要对文物进行录入整理,一直到21时。李飞每天凌晨1、2点上床睡觉是家常便饭。

因为敬业,所以专业”,“用我们的工作赢得别人的尊重”,李飞常常用这两句话来激励自己和队员。

韩继泽主要负责测绘和发掘工作,引进先进的三维测绘软件是全英文操作界面,韩继泽在手机上查出英文操作提示,并一个个记在笔记本上,一边操作一边对应翻译,从开始面对软件时的一头雾水,到后来成了测绘行家。

韩文华在海龙屯待的时间最长,除了发掘、修复文物,他还兼顾后勤。2013年年初的一天,海龙囤下着大雪,吃过晚饭,韩文华出门准备给队友们打点热水上来,结果从陡峭湿滑的阶梯上摔了下去,撞伤头部,昏迷不醒。当时临近过年,好不容易找到8个人上山将韩文华抬下山送入医院抢救,韩文华才得以脱险。

山上潮湿的空气和长时间的户外劳作让队员们落下不同程度的风湿或是腿疾。2014年年初,海龙囤上又是一场大雪,李飞的滑膜炎越来越严重行走艰难,队员们纷纷劝说他下山治病,可李飞一再拒绝。韩文华见状便悄悄打电话给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周必素好说歹说把李飞劝下山。

站在海龙屯上,如今感受到的不仅是700年前的恢弘历史,更能体会这艰苦卓绝的4年奋斗中,贵州人的上下同欲齐心协力凝聚而成的文化精神高峰。

文化自信发展自信不是一句空话

作为遵义人,小时候就听说过海龙屯,可是包括我都没想过这么一个‘土坡’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归根究底,还是缺乏文化自信导致的。”王红光在回忆申遗之初的往事时坦言。

尚未被开掘的海龙屯被大片经济林和杂草掩埋,遗址上全是破败的残垣断壁,加之明代遗产向来在学术上不占优势,于是并没有人对这处遗址产生过浓厚兴趣。

贵州启动海龙屯申遗之初,当地百姓不相信这片长久生活的土地有朝一日能成为举世瞩目的宝地,就连当地政府也持怀疑态度,即使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龙屯的考古和申遗工作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发展为如今集各部门和全社会之力推动遗址发展的局面。“经过这次申遗工作,我才真正意识到,提升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让贵州人对自身文化价值有清晰认识非常必要。”王红光感叹。

从2012年人提出申遗,到申遗成功,再到今天如何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海龙屯始终在复古与适新之间试图找寻自己的定位,探究现代设施和历史遗存的关系。从古建筑群到文化遗址,从泛泛的宋元明考古方向,确定为土司考古这一新领域,这些并非仅限于文字词句的简单改变,而是贵州上下主动作为带来的认知之变、实践之成。

现在,当地人均以海龙屯为荣,当地政府也投入到细致保护和适度开发工作中。各级各部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均在申遗推进中逐步树立和培养。

对于遵义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徐光华来说,在申遗期间任汇川区委书记时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大财富:“遵义干部群众对海龙屯的认识是一个提升过程,当时没有想到这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而仅仅只是从旅游开发的经济价值来关注。这样的例子也许在贵州还有,贵州人要在充分发掘文化资源的同时,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并对当代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产生现实作用。

省文保中心副主任彭银,在申遗期间任汇川区副区长,她说:“海龙屯的考古发掘和申遗,带动新的文保理念和文创产品,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外界新观念,提升自己的文化品牌。

海龙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自此进入更为广阔的世界视野。

未来如何合理、有效地保护、展示、利用这笔宝贵的历史财富?遵义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已做出一些有益的实践,将海龙屯规划为核心区、缓冲区、拓展区,并构建起严密的安防体系……

据统计,海龙屯景区自2015年10月开园以来,不足半年时间接待游客25万人次,是2014年全年的两倍多。

海龙屯申遗成功,为遵义增添了除赤水丹霞以外的这张世界级“名片”,如今的遵义旅游,已呈现出红色文化、国酒文化、丹霞地貌、海龙屯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四大方阵,“双遗产”叠加的遵义,迈向让世界重新打量的又一高度。

3月下旬,省委书记陈敏尔在海龙屯调研时指出,海龙屯土司遗址具有不可替代的考古和文化价值,既是遵义的、贵州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要正确处理好绝对保护和相对开发的关系,处理好考古研发和市场开发的关系,守住守好、用足用活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我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靓丽名片。(黄蔚 彭芳蓉 王其伦 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