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大代表石丽平:让民族民间工艺传下去

09.02.2015  13:59

  “企业从13人发展到现在的260余人,并带动3800余人就业,年龄最大为97岁,最小为18岁。能有今天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不断学习、培训新人,让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贵州省“两会”期间,贵州省人大代表、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丽平接受笔者采访如是说。

  石丽平特别强调人才技艺的培训,既能够使旧的传统工艺得以保留,又可以使新的东西加以充实,在传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创新。

  一、政府给力 企业提劲

  石丽平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中的第二项就是,实施锦绣计划,培训绣娘1万人。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很受鼓舞。

  回忆过去,2013年石丽平自筹资金成立了松桃苗族技能培训学校,教材是自己编制,实行双语教育。两年来,培训2800余人,没有向政府要一分钱,并且坚持每月下到村寨免费培训(含技术资料),幼儿园有个实训班(苗绣兴趣班)43人,每星期两节课,从小培养儿童刺绣爱好,松桃职业中学与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当地输送了大量刺绣人才。

  今年她的公司还将招收4个班,400余人,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加入苗绣行列。97岁老人龙老乡在编花带方面是行家里手,她主动带徒弟,1月18日,她的作品在杭州文化宫展出,受到好评,每逢过年过节,石丽平都要慰问这些老人。

  在石丽平的带动下,一个爱苗绣、传苗绣,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正在武陵山区掀起。石丽平呼吁:贵州各界关注贵州民族自主品牌,让更多的人去关心、呵护,不要“墙内开花墙外香”。

  二、“市场买单”才是硬道理

  据石丽平介绍,她们生产的产品深受国外友人的喜爱,被外交部67个大使长期作为向国外交流的礼品。生产的“福包”,美国拉斯维加斯定制三万个,目前正在赶制中,预计今年五月可以全部交付。松桃苗绣在“鸽子花”牌的基础上开创了第二个民族自主品牌“松桃雅意”(苗语姐姐的意思)土布。公司已在北京、广州、上海浦东新区新场古街、杭州、重庆秀山、铜仁大明边城等地开设分店(近期将在贵阳开设),其目的就是要扩大市场份额,用可靠的质量占领市场的销售,让消费者透明、放心。所有产品已进入多彩贵州云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她认为,“千头万绪,市场认可是根本,市场买单才是硬道理。呼吁政府在研发经费方面向企业倾斜。因为每年都要拿出百分之二十经费用于创新、改进、研发等,企业现在是纯手工制作,要想上批量、做强做大,就要搞机械化,资金投入是个大问题。另外,各级到企业考察或调研,不要事先打招呼,这样可以看到真实情况,避免虚假、走过场。

  三、只为女红复兴

  为了让女红复兴,石丽平把毕生的精力和所有积蓄都用在了弘扬传承苗绣上,虽然苦和累,看到今天的成果,她感到欣慰。

  记得在2009年第一次参加两赛一会,当时没有人认识她是谁,在铜仁赛区她的作品一举夺得了一等奖,从此奠定了她从事苗绣的决心和信心。她对两赛一会情有独钟,她对两赛一会的感受是:走进两赛一会,感受两赛一会,感恩两赛一会,感谢两赛一会,推出了自主品牌,得到了社会的认知。一次她乘上海飞贵阳的航班,在飞机起飞前坐在同排的一名乘客给朋友打电话,问到贵州出差需要带什么?对方在电话里说,请给我带贵州苗绣,要铜仁梵净山“鸽子牌”的。当她听到上海客人对自己的产品这么认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目前,在松桃文化一条街上,有13家小微企业是她带领入驻的,现有产品200多品种。铜仁的大明边城松桃苗绣楼、秀山的松桃苗秀阁,全是铜仁的名创名匠。石丽平不甘于人后,把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奉献给苗绣事业,她大胆改进传统织布机,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将原来用线做的棕,改为用钢丝,大大提高了加工产量。为了让苗绣技艺提升,她派员工到美国、意大利、印尼等国学习、观摩,掌握与国际接轨的时尚艺术。

  作为松桃文化促进会会长的石丽平,思考着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复兴女红,让更多人分享,一个宏大刺绣梦想正在运筹帷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