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16.12.2014  19:49


 

 

 

2014年预计减贫150万人  2015年计划减贫130万人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本报讯  (记者  胡丽华) 12月15日,贵州省扶贫办主任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总结2014年扶贫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新一轮扶贫工作,以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为目标,深化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的运行和监管,安排2015年度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全面推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登上新台阶。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88个县(市)扶贫办主任参加会议。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任务最为艰巨的省份,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会上,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经验成绩,今年以来,贵州省全面落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各项重点工作,建档立卡共识别出934个贫困乡镇、9000个贫困村、745万人贫困人口。全省共有11590个驻村工作队在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2011年至今已累计有14个县366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实行了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扶贫产业全年新增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生态移民“三个品牌”建设为全国作了示范。完成贫困农户小额信贷78多亿元。职业教育完成培训20.8万人等,全年减贫150万人,扶贫成效显著。
        2015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会议强调,继续抓好建档立卡、外资扶贫、驻村帮扶、雨露计划、生态移民等重点工作。突出抓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两个结合,深入实施扶贫攻坚“三个十工程”、扶贫“三个品牌”创建、“三支队伍”建设的“三大工程”,全面深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和考核机制四大改革,着力实现“八大突破”,开展“十项试点”。
      建档立卡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贵州省将于12月15日上网试运行贵州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并按照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的要求和项目申报流程规定,实行乡(镇)网上申报项目、县级网上审批项目、省市网上备案项目。
        叶韬指出,各地要认真总结2014年度工作,结合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省办关于年度工作的总目标总要求,紧扣各地实际拟定2015年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措施,确保实现扶贫开发工作开门红,为明年及“十二五”收官之年的扶贫工作全面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会议介绍了项目资金的申报流程,从2015年起,扶贫项目申报、监管的总原则是: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第一批下达298352万元,同比增加74515万元,增幅35.4%。省级财政预算安排财政扶贫发展资金和“减贫摘帽”奖励资金一次性预算。中央补助和省级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除重大扶贫专项和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外,其余资金由省主要按因素法分配切块到县。
        2015年,贵州预计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新增10县160乡(镇)减贫摘帽,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着力构建公正透明、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阳光扶贫、公正扶贫、精准扶贫。开展民族地区极贫乡镇--望谟麻山乡精准扶贫整乡推进、贫困县“减贫包干试点”、民营企业产业引领、区域推进社会扶贫创新、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片区扶贫、产业扶贫与精准扶贫高度融合、取消GDP考核10个贫困县、整合资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小额扶贫信贷雨露计划“1户1人”、扶贫生态移民“地票”等10个扶贫创新试点工作。
        叶韬在会上说:“2015年既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又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扶贫开发工作新的体制机制运行之年,全省扶贫工作要围绕创建全国扶贫攻坚示范区和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绿色扶贫、集团扶贫、对口扶贫,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力争创造出更多的“贵州经验”,为与全国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各县明确省、市、县、乡扶贫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管理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权责。规范竞争性安排资金的使用要求。认真落实扶贫项目省、市备案制。按照《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扶贫中的职能作用。从2015年起,所有乡镇申报、实施项目必须有工作队参与,县扶贫部门必须严格把关。建立全方位的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体系。要利用好乡镇财政、村基层组织就地就近监管优势,引导扶贫对象积极主动参与资金项目管理,建立健全举报受理、反馈机制,让扶贫对象成为维护自己权益、监督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的重要力量。
        会后,贵州省9市(州)、88县扶贫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使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