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探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资本拓宽新渠道

26.10.2014  11:01

    贵州今年相继成立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中黔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绿地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新型金融机构,为不能从银行和全国资本市场融取资金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拓宽了新渠道。

    10月13日,由共青团贵州省委、省政府金融办和华夏时报联合主办的“2014场外资本市场贵州青年企业家创新论坛”在贵阳召开。英美资源集团、瑞士再保险集团、渣打银行、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海内外200余名金融家、企业家共同讨论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新闻提示

    企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但经济下行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挑战。对经济快速发展又需要转型升级的贵州来说,企业如何突破融资瓶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和驱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通过股权、债券、金融衍生产品等直接融资形式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和创新,是一条被成熟市场多次证明有效的路径。在当前我国证券行业创新发展浪潮下,贵州不少触角灵敏、思维前沿的中小企业开始在场外资本市场寻求融资突破。本报日前就中小企业融资创新,采访国内知名PE、产业基金、创新金融和股权众筹等新兴金融业态精英及部分中小企业,探寻贵州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路径。

     融资之惑:中小企业路在哪里

    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企业,最缺资金。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沪深两大交易所服务的上市公司不过2500多家,而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小型微型企业数量已达1169.87万户。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最需要金融服务,却又得不到服务。

    除了向银行求助,缺钱的中小企业还能有什么出路?相比较融资难,中小企业还面临融资贵的问题,又该如何破解?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指出,目前中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是适应过去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金融机构也需要调整。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也认为:“中国经济过去是以投资驱动为主的,相对应形成银行为主的融资机构,银行对于大规模资金调动、支持大规模投资建设确实有优势,容易产生规模效应,但在鼓励创新、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确实不是强项。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是什么?贵州民营经济促进会名誉会长龙超亚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面临众多重围,既有理念、观念、措施不当的问题,也有政府服务不到位、银行不一视同仁的问题,更有企业规模小、自身造血能力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非常难。

    通常,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以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和通过资本市场上以股权、债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两种方式。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求助于银行,单是信用担保这一关就很难过。

    对此,中央也想了很多办法支持中小微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包括定向降准、“三个不低于”、精准施策等诸多手段。金融界专家认为,在创新和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长远的战略还是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金融业态,通过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因为在资本市场上,投资方和融资需求方直接对接,风险和收益有一个市场化的匹配和定价,可以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投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新三板、中小板到主板,为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通过股权、债券、金融衍生产品等直接融资形式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和创新,是一条被成熟市场多次证明有效的路径。相关数据显示,G20国家直接融资比重大多集中在65%-75%区间内,美国超过80%。而我国直接融资自2002年至今基本呈持续增长态势,至今仅接近16%。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之皓认为,金融资源也是企业的生产要素,一个企业金融资源掌握得好也是竞争力。特别对于中小企业,或者是初创型的企业来讲,更要考虑怎样一开始就通过金融资源的整合建立多渠道的融资,建立一个多层次、健康有效的资本结构,这样才能够创建百年企业。

    “贵州中小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差,大部分处于成长期,场外资本市场是很好的融资渠道。”在龙超亚看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而在当前我国证券行业创新发展浪潮下,充分利用场外的资本市场,则是贵州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一个重要方向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