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发展

19.02.2016  10:09

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贵州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发展 

我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及《贵州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日前正式出台实施。

在贵州走一圈,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我省公共文化设施如多彩贵州文创园、博物馆、文化馆、书画院、美术馆、农家书屋等正在不断完善,提供的文化服务品质正在不断提升。有的农民群众甚至将自己的家辟出一部分,作为农民画画室、生态博物馆。

贵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覆盖全省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益处。在工程网络正安县支中心,12岁的王若兰和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进行视频通话:“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很想你!”农村娃王宝对远在异乡的爸爸妈妈说:“我现在和同学一起很开心。我们留守儿童在一起集体过节,还吃了糖果。”在印江自治县支中心,小朋友代雪娇通过视频与远在广东打工的母亲田勇慧“面对面”,田勇慧流下了高兴的泪水。

据悉,《贵州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已于去年底出台。这是全国首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性规划,它着眼于利用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应用平台,打通为老百姓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中央及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着力使全省综合实力与民生协调发展,特别是配合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出台的《实施意见》,为贵州公共文化事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省文化工作者普遍认为:在提升贵州社会综合实力的同时,《实施意见》的出台,《实施标准》的考核系统的建立,以更好地服务文化民生为导向,开启了大规模的文化反哺行动;进行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城乡公共文化事业也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目前已建成面积约156亩的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省博物馆新馆、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农家书屋、数字图书馆、遍布贵阳市区的图书馆小站。正在开工建设的有贵州文化广场、北京路影剧院、省美术馆等项目,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将惠泽大众,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促使文化单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去年底至今持续推出的“走基层 送欢乐”多彩贵州大舞台展演季活动,就是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大力支持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开展的一项创新性惠民品牌活动,让广大城乡群众,尤其是偏远农村的百姓能看上精彩的文艺表演。

据了解,我省下一步将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发展,把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把公共文化发展融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让人感受生态多样、记住田园乡愁;配合大扶贫战略行动,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文化关爱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乡土人才培养、文体活动广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流动文化服务和乡村旅游等为重点,编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规划,策划实施一批突出民族地域特色、具有惠民富民效果的优质项目,推进文化扶贫。

省文化厅副厅长黎盛翔说,我省将利用“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专项支持计划资金,发展公共文化领头羊、乡土文化能人。发挥非遗资源大省优势,发掘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山地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促进公共文化与旅游、大健康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前进。

统筹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三农”读物发行等便民服务,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将成为今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工作的一个重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秦川告诉记者,将通过建立城乡公共文化联动机制,争取将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纳入全国8个城市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内容。

省体育局宣传中心主任王国庆表示,该局下一步将确保城市新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100%覆盖目标落到实处。

我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改善民生、坚持文化自信、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必然选择。(周 静 葛春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