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协委员提出如何低碳智慧化有效利用能源

29.01.2015  11:03

  “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并不一定都不好,若将其合理利用,最终最我省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 ——省政协委员曾国强

  昨天,政协委员曾国强提出了“对贵州省低碳智慧化有效利用能源问题”的建议,他表示,我省应整合现有高耗能产业,建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智慧工业基地。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发展均不足

  贵州省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丰富,但社会发展水平较低,GDP从1949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09年3887亿元,60年虽增长了626倍,但2010年也才4602亿元,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5%,2014年突破9000亿元,达到9251亿元,增长10.8%。

  面对这一组不断上升的数字,曾国强表示,虽有增长,但一二三产业的经济总量仍处于落后,从国土面积而言,贵州省与广东省面积相当,然而贵州省GDP仅相当于广东省的10%约多点、只占约全国1%,因此探讨研究贵州省低碳智慧化进程,重点考察能源要素对贵州省统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新时期贵州省实现经济振兴提供技术支撑非常重要。

  在改革开放之后,贵州原有的国有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由于闭塞,导致了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本土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较慢,而外资(海外、省外)对贵州的关注力度远远小于其他省份,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在整个80代,贵州的工业产值增速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到了80代末,终于扭转了工业增速下降的局面,成为了贵州的支持工业。这一时期经济总量增长的年递增速度是9.88%,高于前一个时期。之间工业增长速度波动较大,但第三产业的增长十分稳定,一定程度上中和了波动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贵州省的城镇化建设起步非常晚,解放初全省只有一个建制市,即贵阳,建制镇160个、集镇1300个,城镇规模小,数量很少,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当简陋。

  90年代以后,贵州的城镇体系真正开始了蓬勃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农村乡镇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各种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城镇、集镇的建设。铁路与公路干线沿线的城镇数量大大提高,也促进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升级。

  但由于贵州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同时受到自身历史、经济、地理、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其发展速度与目前的规模和与其它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贵州城市化率从1949年的7.5%提高到2010年的33.81%,而同期全国城市化率由10.6%增至49.68%,2014年贵州提高到40%。

   能源生产与消费:

  我省是中国主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水电发电量位居全国第六

  贵州是中国主要的能源生产基地,2009年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1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达到1.37亿吨,位居全国第六位,西部地区第三位;火力发电量为979.15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十一位,西部地区第二位(次于内蒙古);水力发电量为400.88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六位,西部地区第四位。

  从贵州省能源生产结构来说,主要以煤炭和水电为主,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贫乏,产量处于较低水平。从贵州省能源消费分析,随着经济增长,贵州省能耗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制约,贵州省单位GDP能耗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2010年单位GDP能耗为2.248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是广东省的3.8倍。大幅降低贵州省单位GDP能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之一。

   整合高耗能产业 有效利用低碳智慧化能源

  曾国强说,可以看到贵州省由于它自身经济结构的特点,以及我省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位置,这些因素综合决定了我省的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增长。

  目前,高耗能的产业在我省经济中比例过高,并且部分高耗能产业还处于上升的阶段,“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并不一定都是不坏事,但也不可能避免的会导致贵州省单位GDP能耗特别是单位工业产值能耗的降低难度很大。

  为此,曾国强建议整合现有的高耗能产业,择优汰劣,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能源消耗与社会经济发展统一起来统筹规划。引进和推广能源节约型技术,如能量转换效率更高的火电设备等。

  同时,从指标上使单位GDP能耗指标下降,还可以通过GDP的增长超过能源消耗的增长来实现,贵州在规划上大力发展低耗能的轻工业与第三产业,有着较好的旅游资源、医药资源还有一些知名的品牌等,限制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促进低耗能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组合优势,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煤化工、磷化工、铝工业和冶金工业为重点,按照煤电化、煤电铝、煤电磷、煤电冶一体化发展思路,推进煤电联营、电冶联营,大力发展优势原材料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铝工业、磷化工、铁合金生产基地和南方重要的煤化工生产集群式工业局面,最终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智慧工业基地。 早报记者 王波 吴怡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