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回眸

19.11.2015  19:07

沐浴阳光 携手同行 

——贵州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回眸

就业残疾人珍惜机会认真工作。

残疾人事业,是与爱同行的事业。沐浴大爱中,哪怕折翅的鸟儿也能翱翔自由的天空。

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艺体育、法规建设、权益保障等各项工作,全省广大残疾人在大爱中感受温暖幸福,我省残疾人事业也迈上新台阶。

14.7万残疾人享受各类康复服务

十二五”期间,通过“七彩梦行动计划”、中央彩金等国家康复项目和省康复重点工程项目,我省累计为14.7万名各类残疾人提供了不同程度、类别的康复服务。

通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为366名贫困聋儿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为694名贫困聋儿验配助听器并进行康复训练;为723名贫困脑瘫残疾儿童、990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提供补贴;为肢残儿童进行了肢残矫治手术510例,适配辅助器具3087例。

通过国家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为视力残疾人适配助视器14700件,完成1530名成人助听器的验配,救助2540名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为169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实施药品补贴和住院医疗救助,为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1947例、矫形器1400例,实施麻风畸残矫治手术92例,为350名就学就业和贫困重度残疾人适配辅具。

通过实施省残疾人康复重点工程,让48000名贫困残疾人得到了康复救助。开展“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40000例。

十二五”期间,440.57万元支持全省88个县(区)社区建立康复示范站108个。

建立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机制,同时,与省卫计委协同确定贵阳市为我省“残疾儿童随报及早期康复工作”试点城市,初步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长效机制。

5年来,开展各项残疾预防和康复宣传活动近1000场,受益人群近100万人,发放各种资料100余万份。

残疾学生获得助学项目资金减轻求学负担

2014年7月,省政府出台贵州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5年,省残联与教育、财政和卫计委联合出台贵州省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与教育、卫计委联合出台省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实施方案。

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项目,488名贫困残疾大学新生每人获得2000元资助。2011年,又对我省88名贫困残疾高中生每人资助1000元。

2015年开展的“圆梦大学、励志成才”残疾大学新生阳光助学行动,对373名2015级残疾大学新生全部给予每生2000元的资助。

省残联、省教育厅共同制定《贵州省“十二五”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学前教育)实施方案》,对我省9个市(州)26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前残疾儿童进行每生3000元资助。

2011年—2015年,贵州省普通高校招生中,残疾考生共录取了1863名,其中本科录取814名,专科录取1049名。单考单招特殊教育学校录取残疾学生171名,其中本科33人,专科136人。

2012年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贵州教学基地盲人针灸推拿大专班就读的33名盲人,全部修满学分毕业。2014年,省残联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盲人中医推拿大专班,招录盲人学生20名;2015级盲人中医推拿大、中专班单独招生考试中,全省有96名盲人参加考试,今年已招大、中专学生61人,继续接受中医推拿教育。

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全面实施

2014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贵州省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面启动实施“残疾人百点千户万人创业就业工程”,即每年创建100个以上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每个示范点解决残疾人就业5人以上,省级示范点解决残疾人就业10以上;每年扶持1000户以上残疾人家庭从事个体经营、种植养殖业和二、三产业;通过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自主择业、灵活就业和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分散按比例就业等多种形式,每年新增残疾人就业10000人以上。

据统计,2014年—2015年9月底,全省直接投入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经费共计近2亿元,创建残疾人创业就业点518个,其中省级70个,整合资源扶持残疾人家庭创业2500户,培训残疾人2.2万余人,多途径、多方式新增残疾人就业1.9万余人,就业率从2013年底的31%增长到近40%。2014年10月,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团副主席王新宪来贵州调研残疾人工作时,对此高度评价:“贵州虽然这么贫困落后,省残联能提出残疾人同步小康这一理念,志气可嘉,是为全国表率”。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长张广智听取我省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残联的这一做法。省委常委、副省长慕德贵对该项工作也给予肯定。

与此同时,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2014年,全省城镇纳入低保的残疾人有5.22万人、集中供养0.18万人、其他救助1.13万人,农村纳入低保的残疾人有43.34万人、五保供养1.12万人、其他救助5.71万人。城市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在其原享受低保金的基础上增发10%-30%的低保金;农村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在其享受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每年按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20%的比例增发补助金。

到目前,全省已有44796名城镇残疾职工参加养老保险,46298名城镇残疾职工参加医疗保险;362311名城镇残疾居民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83600城镇残疾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61821名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49384名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保。今后,全省近10万重度残疾人将每人每年获得600元护理补贴。

从基本民生入手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

对有创业致富愿望、能够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农村残疾人种养业大户,省级给予每户5万元以上的扶持补助,市县每户给予2万-5万元扶持补助,充分拓展其安置就业、辐射带动、培训服务等功能。

2011年-2013年,全省共投入资金1876万元共扶持486户农村残疾人种养加工业户,稳定、季节性安置3890名残疾人就业,帮扶4087户残疾人家庭逐步脱贫致富。建立省级、县级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201个,安置带动残疾人就业8266人,帮助残疾人增收致富。2014-2015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创建的518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中60%是农村扶贫基地;2500户创业户中和70%是农村创业户。

十二五”期间,我省共完成康复扶贫贷款额度9600万元,发放贴息资金460万元,通过项目扶持贫困残疾人3010人次。 实施“阳光安居工程”,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2011-2014年,我省投入资金2.63亿元,对5578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危房户进行了新建和改造,受益残疾人5763人。

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大放异彩

在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省残疾运动员取得金牌5枚,银牌21枚、铜牌13枚的好成绩;在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奥会上,经过运动员们努力奋斗、顽强拼搏,获得金牌16枚,银牌17枚,铜牌20枚,取得了我省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今年在六盘水举办的全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是我省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残疾人综合性体育盛会。

我省还积极组织参加夏季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轮椅与截肢人运动会等重大国际性残疾人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

文化工作也丰富多彩。积极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联合省文化厅打造精品节目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并取得优异成绩,举办“中国梦 我的梦”全国残疾人网络摄影大赛,做好第七届全国残疾人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工作。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的开展,基层残疾人文化设施的建设,县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的实施,各地特教学校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都在不断满足基层残疾人文化需求。

同时,出台《关于切实解决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就学和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我省解决残疾人运动员特别是优秀残疾人退役运动员的就学、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为残疾人撑起维权保护伞

2013年3月1日出台了《贵州省残疾人就业办法》,2014年5月17日出台了《贵州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利用全国助残日等残疾人节日,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制观念。

2011以来,省残联维权部共协助处理人大代表建议15件,省政协委员提案18件。

全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和数据统计工作有序开展。2011年至2015年共采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基础数据84704辆,共下拨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200万元,录入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申请数为80842辆车。

2011年至2015年,我省共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数3765户,超额完成中残联下达任务,下拨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助资金1633万元, 

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热情接待残疾人来访,及时办理残疾人来信,对残疾人的合理诉求能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真正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2011年以来,省残联共接待残疾人来访521次1046人,来信382封,及时处理残疾人相关权益问题的信件345件。(肖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