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社科院院长吴大华接受《经济日报》专访

17.02.2017  13:06

为实现后发赶超战略,落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更好发挥区域优势,贵州省提出构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能源、资源深加工基地和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等目标定位,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贵州作为生态文明试验区,牢牢把握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在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取得积极进展。作为“一带一路”新成员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在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性发展,《经济日报》记者专访该院院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吴大华研究员,并于2017年2月16日在《经济日报》特别刊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访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 》采访稿。

吴大华院长指出,贵州在长江经济带中处于特殊而有利地位,贵州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是长江流域各省生态屏障。与此同时,贵州与沿江各省经济结构雷同度相对较低,合作大于竞争。因此,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为发挥区域特点,贵州根据实际省情积极打造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以大数据、山地旅游、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健康养生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搭建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开放平台,力争与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合。在有关部门努力下,贵州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潜力得到逐步发挥。贵州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GDP增速长期位于全国前列,多项指标位居第一。全省贫困人由2011年1149万人下降到2015年49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4%降低到14%,为2020实现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吴大华院长的访谈深入浅出地揭示出贵州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相对优势,对贵州深入对接长江经济带所做努力进行重要总结,对贵州优势发挥的体现和既有成果予以总结和概括。吴大华院长在采访中的回答为“十三五”期间贵州经济发展,进一步与沿江各省经济融合,实现全面小康和后发赶超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