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红十字会防艾宣传进社区进高校

02.12.2015  10:02
              中新网贵阳12月1日电 (通讯员 匡传益)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已累达7800万人,目前有3500万生存的艾滋病感染者。据贵州省疾控中心统计,2015年1-9月,贵州省新发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500例,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现病例数增加805人,增加幅度为21.8%.据悉,贵州省从1993年报告了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截至2015年9月,共累计发现报告病例20686例,这是贵州省报告病例首次超过了两万,累计死亡病例达6912人。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它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无疫苗预防、不可治愈的疾病。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三种传播方式。
  12月1日上午10:30,省红十字会联合贵阳市红十字会,南明区红十字会到贵阳市回龙路社区慰问7名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走进贵阳学院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关爱活动。
  在回龙路社区慰问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时,省红会组织宣传部匡部长向其简要介绍了红十字运动及防治艾滋病相关工作,鼓励他们对生活要有信心,要相信现代医学的力量,不向病魔妥协。贵阳市红十字会程建梅常务副会长等相关领导也向慰问对象介绍了艾滋病相关知识。最后,省市红十字会分别向7名慰问对象发放了慰问金,转达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
  随后,省市区红十字会一行来到贵阳学院,和贵阳学院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一起搭建宣传展台,向过往学生发放印有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书签和宣传手册。活动现场,该院数百名师生在防艾主题横幅上签名响应,并填写艾滋病相关调查问卷。宣传活动结束后,两百余名师生现场听取防艾知识讲座,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据悉,自2003年开始,我国出台了预防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给贫困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免”即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一关怀”则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