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八月贵州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稳中有新 稳中有效

21.09.2016  21:38

    今年以来,贵州省通过强力实施大扶贫和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千方百计做强“三块长板”、全力以赴补齐“三板短板”,经济发展支撑性、匹配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逐月向好、结构趋优、效益提升、动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分析前8月贵州经济运行状况,体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效三大特点。

    进,体现在速度上

    1至8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贵州省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稳中攀升,并且在全国排位十分靠前——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高于全国13.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

    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8%,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31.1%和17.8%,分别排全国第1位和第7位。

    难能可贵的是,在全国工业投资回落0.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贵州工业逆势上扬,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1至8月,全省工业投资完成1060亿元,同比增长16.6%,高于全国13.7个百分点,排全国第一位。

    新,体现在结构上

    贵州省产业、企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速度也在加快,持续为传统产业转型增长、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新兴产业表现不俗。1至8月,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4%,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32.5%,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增长动能平稳转换。煤、电、烟、酒4大传统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9.3%下降到54.8%。与之对比明显的是,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3.2%,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8.6%和41%。

    企业数量增长同时,质量也发生良性变化。1至8月,贵州省新设立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0.4%、116.6%,其中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14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达到近4万个、增长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9户,服务业新登记企业4.57万户、增长27.8%。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风潮,为贵州经济注入新鲜活力和无限张力,新兴旅游产品、生态产品、金融产品等服务业产品层出不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占比达到27%,工业产品种类达到323种,大数据端产品增长2.2倍,其中手机产量排全国第4位。

    效,体现在账单上

    随着改革发展红利越来越多,贵州省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在稳步好转中实现增长。

    前8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增长15.5%,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4%,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省国资委18户独资及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2%;城镇新增就业51.6万人。

    “千企改造”工程近千个项目铺天盖地,685户享受电价优惠的企业制定完成转型升级方案。在大数据“大家学、大家用、大家干”的氛围中,企业受益匪浅,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64家优强大数据企业为贵州省提供了166个解决方案,茅台、瓮福、盘江等23家首批企业共提出转型升级需求59项、选定合作意向大数据企业33家。

    企业前进背后,是支撑性指标的匹配性正在逐步增强。1至8月,全省工业用电量54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02%,自3月份启动电改以来实现扭负为正。(记者 王璐瑶)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