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道地特色中药材发展势头良好

23.02.2015  12:34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开发道地特色中药材资源,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快速发展,品种聚集效应和优势品种逐渐显现。

    贵州省扶贫办根据《贵州省中药材产业扶贫规划(2012-2015)》,围绕贵州道地、大宗、常用、特色药材,把天麻、半夏、石斛、太子参等作为重点发展品种。2013年,全省各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道地特色中药材品种种子种苗基地建设面积达到9.55万亩,销售收入达到8.27亿元。

    贵阳市依托医药龙头企业,建立了7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可提供质量可靠的种子1178.6吨、种苗447万株,能够满足3万余亩药材基地用苗。种子种苗基地销售产值达1194万元。

    贵州百灵集团在安顺市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繁育基地,已建成连栋大棚27个。申报中药材种质资源繁育产业化扶贫项目,2013年获得500万元参与滚动发展,共同打造黔中药乡项目。

    按照《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提出的目标,为实现2017年全省新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的目标,贵州省将围绕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在全省38个重点县(市、区)打造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

    在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方面,贵州省还将重点培育一批种植规模上10万亩、20万亩的中药材生态产业大县。(李广平 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