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旮旯里长出“绿色经济”

18.06.2017  13:41

  石漠化治理下种植的果树 周燕玲 摄

  中新网印江6月17日电 题:贵州石旮旯里长出“绿色经济

  作者 周燕玲

  从山脚到半腰,连绵起伏的石旮旯里长起了枝叶茂密的果树林,几十万株桃树、李子树竞相挂果,要熟透的果实快压弯了树枝。

  这是记者近日在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镇昔蒲村思王山看到的情景。

  中国南方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生态脆弱区,面积超过55万平方公里。印江县地处喀斯特化较为严重的亚热带高原山区,喀斯特岩溶面积达1014.7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1.74%,石漠化严重。

  昔蒲村,用当地人的话说是“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金水如油”,惜土如金也就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种习惯和自觉。

  石漠化治理下种植的果树 周燕玲 摄

  上世纪末,昔蒲村开始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以及植树造林。把陡斜零碎的坡土改造成一台一台的梯土,用碎石块堆成坎,然后在梯土里小心翼翼地种上柑橘、桃子、李子等。

  印江县朗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覆盖青草、牛粪、黄土等程序,将石窝、石缝恢复成可用耕地,昔蒲累计恢复流失耕地1100亩。

  而“坡改梯”、“培土增地”等措施,不仅有效控制和降低水土流失,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还为村民创造了“绿色经济”。2015年,昔蒲村经果林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2300元增加到2015年的7000多元,实现了整村脱贫。

  “每年果树有上万元的收入。”昔蒲村村民田儒志说,夹缝生存的“绿色经济”让村里人过上了好日子。

  “坡改梯”不仅存在昔蒲村,吹遍了整个印江县。2008年,该县在石漠化区域实行“山顶种茶、山腰种果、山脚种田”,2016年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95平方公里,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可以说,昔蒲村为贵州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新路,同时也是贵州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生动样本。

  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有效治理石漠化,在中国首次建立石漠化等级指标体系,出台中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同时,为了让干部念好“生态经”,还实施“绩效考核评价”、“生态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

  “十二五”以来,贵州完成营造林2689万亩,治理石漠化92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35万平方公里。2016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2%。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如今,那座被村民“唾弃”的石山变绿山、绿山变金山,多年闲置的贫瘠土地上果树飘香,创造了石旮旯里的绿色奇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