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精准扶贫的黔南实践

06.04.2016  18:02

    新华网贵阳4月6日电(通讯员 刘雪红)贵州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而黔南则是贵州新阶段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滇黔桂石漠化地区,生态脆弱,境内的麻山、瑶山、月亮山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目前,全州共有59.24万贫困人口,其中,扶贫对象42.13万人、保障对象17.11万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

    面对繁重的扶贫任务,黔南在脱贫攻坚“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践行中,不断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走出一条富有黔南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

    在龙里县“苗之印”手工艺品合作社创作基地,10多位苗族绣娘正加班加点赶制刺绣“订单”。绣娘罗英告诉笔者:“参加合作社后,靠刺绣一个月就能挣3000多元,比外出打工轻松多了,还能照顾家。

    为了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2014年3月,龙里县洗马镇石板滩村13名苗族妇女自发集资30余万元创办了龙里“苗之印”手工艺品合作社,注册了“苗之印”商标,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当地苗族妇女开展苗绣、银饰等民族手工艺品的开发和创作。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会员30余人,带动周边120余名苗族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年创作民族工艺品3500余件,产值达100多万元。

    黔南农村掀起的这股创业就业热潮,成为脱贫攻坚战里一把最锋利的刀剑,斩断了长期以来与广大农村“纠缠”不休的贫困穷根。

    近年来,黔南州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大问题,探索实施以产业、教育、基础设施等为主的“六个到村到户”,围绕“五个一批”,率先制定出台"1+9"精准扶贫同步小康行动计划,抓住持续增收脱贫这个核心,大力实施整村攻坚拔寨,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黔南山区特色的精准化扶贫之路。

     一份鼓舞人心的扶贫成绩单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九大民生支出累计达858.4亿元。持续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8.7万人。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103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1.85万户、8.3万人搬出“穷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5%。“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近35万名中小学生。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新农合参合率达98.25%,财政补助标准从120元提高到380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民族文化保护取得实效,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传统村落16个。城镇新增就业2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5万人。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完善。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3.23万套(户)、农村危房改造14.23万户。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五年稳居全省前列。

    2015年,全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7万人,罗甸县、荔波县及31个乡镇如期实现“减贫摘帽”。全州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14年的24.06%下降到18.24%;贫困乡镇发生率从2014年的27.9%下降到14.59%,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都匀、福泉、龙里通过同步小康创建达标认证。

    近年来,黔南以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为动力,以瑶山、麻山、月亮山“三山”地区为主战场,抓两头、带中间,突出雪中送炭,落实机关、干部、企业帮扶责任,实现帮扶全覆盖,通过实施"1+9"脱贫攻坚行动计划,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发展产业摆脱贫困,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托底力度,实现了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尽管成绩卓著,但黔南至今仍有尚未脱贫的59.24万贫困人口。他们多数处在偏远山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差,资源禀赋严重不足。让这部分人与全州、全省人民一道奔小康,是黔南作出的庄重承诺。

     输血更造血扶贫亦扶志

    在黔南,全面深化精准扶贫,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创新,是黔南精准扶贫这份民生大考里的亮点和特色。

    正是这些亮点和特色,使黔南脱贫攻坚从原来的撒胡椒面式、光输血式的扶贫,转向了订制式的、有针对性的扶贫,从开“大处方”、大水漫灌、大而化之的扶贫,转向了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扶贫。

    瓮安县创新精准扶贫方式,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作为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采取“三房”融合、“三策”叠加、“三保”衔接、“三业”协同等措施,打破城乡藩篱,走出制度困局,鼓励精准扶贫对象进城买房居住变市民,通过“转移”实现脱贫目标。

    今年初,罗甸县选派80名科级和副科级后备干部、80名优秀年轻大学生干部、102名特岗扶贫队员,分赴全县80个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这批特岗扶贫队员进驻贫困村后,成为核实贫困状况、落实扶贫政策、具体实施精准扶贫举措的主力军,为基层扶贫工作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

    惠水县九龙村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因佛教圣地“太子佛道场”九龙寺位于境内,游客年均达10万人次以上,带来经济效益达100万元以上,让周边群众逐渐吃上了旅游饭。今年,惠水县在九龙村实施生态旅游扶贫示范区项目,规划面积3000亩,一期“产业扶贫桃子种植项目”40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拟见收益后返租群众,将示范区贫困户吸纳进来,实现示范区建设与贫困户互动,走“农旅一体化”生态扶贫路子。

    都匀市将绿茵湖办事处长洲桥安置点作为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房、易地扶贫搬迁房“三房整合”试点,通过为移民对象办理居住证、户籍“农转非”、优先安排购房贴息贷款等方式,确保国家“三房”工程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部门资金的叠加,减轻了移民对象建房购房压力,真正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保障性住房整合的实惠。同时,采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让山里的群众下山进城,搬入产业园区,实现“一迁移三转变”,即向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城镇新型农民转变。移民进城后,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方面,能享受到与当在群众同等的待遇。

    长顺县围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要求,将“产业四宝”变为“脱贫四宝”,让贫困人口分享产业结构调整的红利,通过精准管理,让新增的产业更规范,已发展的产业更高效,已产出的产业更优质,确保建成一片、管好一片、成功一片、脱贫一片。着力培育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同时,鼓励贫困户通过扶贫项目、土地、劳力等入股专业组织(大户)经营,形成了“产业扶贫+专业组织(大户)+贫困户”“产业扶贫+公司+专业组织(大户)+贫困户”的“藤缠树”利益链接机制,让有实力、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成为扶贫产业的组织者,让有政策、有劳力、有土地的贫困户成为扶贫产业的分红者,确保产业扶贫红利精准到户。

    今年2月22日,福泉出台《关于免除全市高中阶段学生学费的决定》,免除全市高中阶段学生学费,所免学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统一核算后据实拨付。对属建档立卡范围内的贫困学生,原享受的各类贫困补助不变。同时,每年安排一定名额采取适当方式接收市外学生进入福泉市高中学校就读,并同等享受免除学费及贫困补助待遇。这份只有182字的文件,免除了福泉市高中阶段所有学生每年的学费约1300万元,教育惠民可谓“一字万金”。

    造血与输血结合、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结合,让新时期的黔南扶贫开发呈现出新的视野和格局。全州各地创新扶贫机制,探索扶贫新路径,围绕减贫任务,综合推进扶贫开发,突出抓好产业发展、易地扶贫般迁、劳动力素质提高、贫困户引导教育、消除空壳村等,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并落实技术服务、干部包保责任制,创造性地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