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枫湖“绿色思维”保湖富民

07.07.2018  06:52

  贵州红枫湖。 杨云 摄

  中新网贵阳7月6日电 题:贵州红枫湖“绿色思维”保湖富民

  作者 杨云

  几只水鸟在湖边生态林里悠闲觅食,相隔数米处,巡护生态涵养林的村民正在为树木做防风固定。人来鸟不惊。

  这样的和谐图景每天都在贵州清镇市红枫湖畔呈现。

  红枫湖位于贵州中部清镇市,是该省首个大型人工湖,是贵阳市和国家级贵安新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

  “10年前沿湖土地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化肥、农药污染了湖水,湖边臭气熏天,见不到什么水鸟。”红枫湖镇大冲村关口组村民、生态涵养林巡护员李朝顺说,“现在政府引导将沿湖土地种上生态涵养林,村民上岸‘换饭碗’发展生态农业,湖区变好了,变美了。

  贵州红枫湖实施源头保护。 杨云 摄

  “从水中求食到上岸,不是一个简单的‘换饭碗’问题,从渔民变身农民,也不只是‘吃饭角色’的简单转变。”红枫湖镇人大主席周云翔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站在湖边,只见生态涵养林间,蔬菜大棚,湿地水鸟,各有动静。极目远眺,湖面波光粼粼,鸟自来去,或翔或渔,人鸟林湖,和谐共享,远山如黛,空气清新。

  据悉,近十年来,清镇市为保护红枫湖生态,已通过系列措施,引导湖区周边重化工企业搬迁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了事关大气、水体、绿地的三个环保行动计划。此外,该市还引入第三方环保监督、探索推进沿湖村寨垃圾分类处理、一级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取缔及关停部分“农家乐”、二级保护区畜禽养殖搬迁、拆除违建别墅等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2007年11月,中国首家独立建制的环境保护法庭——清镇市环境保护法庭(现清镇市生态法庭)成立,拉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体系探索序幕。11年间,该法庭依法严惩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行为,将损害生态环境的罚款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该市红枫湖镇虎山彝寨开展异地生态修复试点。

  贵州红枫湖实施源头保护。 杨云 摄

  清镇市官方披露,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红枫湖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取水口水质达到Ⅱ类。

  2018年6月,清镇官方取消对红枫湖镇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考核,转为加大生态环保体系指标考核,红枫湖镇成为该市首个探索建立“绿色GDP考核评价体系”沿湖乡镇。目前,依托人工湿地建设和一体化污水处理,清镇市红枫湖周边17个村139个村民组的生活污水实现村寨污水深度净化、达标排放。(完)

擘划“绿色贵州”美丽画卷
擘划“绿色贵州”美丽画卷  ——贵州生态文明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