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乡侗寨的旅游扶贫路

21.02.2016  13:12

3900多处自然村寨,276个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虽然生态秀美、文化厚重,但与之伴随的贫困问题一直是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春节黄金周,黔东南州各地举行了精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全州共接待游客125.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1.63%和55.21%。

近年来,各具特色、形态各异的乡村旅游在黔东南遍地开花,让苗乡侗寨美了,乡民富了。雷山县郎德上寨,百十户人家,倚山而居,吊脚木楼上挂满金黄的苞谷和火红的辣椒。人们喝过十二道“拦门酒”,踩着青石板走进“全国首座露天苗族风情博物馆”。

客人刚落座,悠扬的芦笙响了起来。苗族姑娘们穿着盛装,一唱一和,一颦一顾,伴着铿锵有力的鼓点起舞。“苗族歌舞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牌匾格外显眼。

这是村里自己组建的文艺队,客人来了他们就表演,记工分。每场接待收入,抽出25%作为全寨公共开支,75%按工分进行分配。”村委会副主任陈云说。

除了歌舞表演有收入外,寨子还鼓励一户一技能。国家级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莫厌学、省级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顾永冲、州级苗绣传承人杨阿妮相继带头成立制作坊、银饰公司、阿妮绣业;老支书的儿子也靠开农家乐,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而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则靠全国首个“为村”闻名。“现在抢红包,抢的更快、更多了!”46岁的侗族村民吴定芝,虽然住在深山里,但却是所在村微信群里最活跃的人之一。

她和女儿菲菲一起在村里的“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工作。她是歌队队长,负责带领村民向客人展示这里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平时会在歌队微信群里发演出费,再也不用挨家挨户跑着发。

随着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吴定芝用上了智能手机,学会了玩微信。如今,她已经能熟练地自助充话费,并鼓励周边村民到自家小卖部用扫码支付买东西。

这几年,黔东南州相继投入近10亿元用于乡村旅游景区升级改造,培育了“千户苗寨-西江”、“枪手部落-岜沙”、“古法造纸-石桥”、“有机蓝莓-麻江”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

记者从黔东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该州培育发展的农家乐旅游村(点)数为1256个,经营农户1.34万户,从业人员达4.95万人。去年全州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1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1.5亿元。(向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