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西大门”盘州:构筑面向东盟“双向桥头堡”

06.11.2018  15:16

  中新网贵州盘州11月5日电 题:贵州“西大门”盘州开放新路:构筑面向东盟“双向桥头堡

  记者 刘鹏

  “别看我们是偏居中国西南腹地的县级市,但在这里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特色农产品,同样,我们的先进产矿设备、电子产品等技术和产品也是遍布东盟国家的市场。”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能源局副局长包乔发有趣的话语透露出的正是该市对外开放成效的缩影。

  作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贵州,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完善开放平台,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对外经贸合作不断深化,逐渐成为中国西南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贵州省“西大门”盘州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有着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和大企业集中等优势,被誉为“滇黔锁钥”“川黔要塞”。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盘州市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推进改革创新,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机遇,把扩大开放的触角伸向东盟,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以下简称,妥乐论坛),打开开放的山门,构筑起了面向东盟的“双向桥头堡”,走出一条对外开放新路。

  “双向桥头堡”如何构筑?盘州市政府官员如是推介: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作为一座工业城市,盘州和东盟合作点多,在装备制造、矿山设备、信息技术、精品钢材为重点的产业方面合作前景广泛。

  以农业产业合作为例,盘州与东盟的合作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盘州市农业局副局长何斌介绍说,东盟国家粮食生产潜力巨大,如泰国和越南分别是全球名列第一、第二的大米出口国,粮食出口能力每年在增长,可成为盘州市乃至贵州粮食进口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东盟国家农产品资源丰富,人力低廉,但是加工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盘州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鼓励、引导市内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带着加工成套技术和设备,到东盟国家就地办厂,发展当地农产品加工业。

  “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近两年来,盘州市对外开放呈现出外贸进出口总额稳步提升、外贸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和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等良好态势,2018年上半年,盘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549万美元,同比增长338%。

  以妥乐论坛为窗口,盘州市的“双向桥头堡”作用更为明显。两年来,盘州先后与东盟十国签订了涵盖加工、建材、电子产品、旅游文化等领域的经贸合作协议12份,合作金额约75亿元人民币,建成贵州—东盟产业园,引进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盘州本土企业30余家。

  位于盘州市红果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华德宏公司副总经理周辉用一组数据展示了“走出去”的成绩:通过妥乐论坛这个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公司与东盟市场成功搭上线,公司生产的LED手电筒、应急灯、探照灯等各类小家电产品远销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前9月,公司出口额同比增长50%左右。

  同时,近年来盘州市不断筑牢经贸交流、物流交流、企业交流、文化交流等平台,夯实对外开成果,不断发挥面向东盟“双向桥头堡”作用,使盘州市对外开放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作为贵州西大门的盘州市,对外开放之路不仅仅局限于此,在即将举行的2018妥乐论坛上,论坛在与东盟合作的基础上,成功邀请“一带一路”沿线的多个国家的有关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襄盛会,以妥乐论坛为窗口,连接东盟迈向世界,不断扩大开放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