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014年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全面深化改革

30.12.2014  12:53

  奔跑在现代农业的快车道上

  女能人唐继梅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

  驻村干部陈诗禄翻山越岭走访村民

  村支书吴儒文(右2)指导村民种植

  光阴荏苒,2014年即将与我们作别。这一年之于贵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人民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同心协力、稳中求进、提速转型、后发赶超,以昂扬的姿态奋跑在实现同步小康的大道上。

  农业省份的贵州,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发展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处于转型提质提速发展的新阶段,贵州亟须补齐农业发展的“短板”,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四化同步”,大力推动“三农”工作上台阶。

  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为读者朋友精心准备了一组以“奔跑 跨越 转型 提速 凝望贵州2014赶超姿态”为总题的视点年终策划报道。在这组报道中,您可以看到,崇山峻岭的贵州,发展的铿锵步履已然在历史的册页上留下奋进的轨迹,引领着我们阔步迈向新的征程!

   一位村支书的行走足迹

  前不久,纳雍县雍熙街道大寨社区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正在“开讲”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讲课的话语是充满泥土气息的大白话,讲课的内容却很时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浓墨重彩提出来的“依法治国”。

  “前两天,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研讨班,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人情大过王法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办什么事情,必须依法……

  眼前讲课的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农民讲师”的吴儒文。从北京捧回“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证书后,吴儒文没来得及洗去疲惫,又风风火火赶到雍熙街道大寨社区的农家小院开讲“依法治国”。

  再早以前,吴儒文给村民讲产业转型,主要教老百姓“种财富”。后来他打算在讲产业转型的同时,兼顾教青年人“学做人”。在吴儒文所在的老凹坝乡平寨村,他用“孟宗哭竹”的故事改变了个别忤逆子孙,但他觉得还不够,“现在农村有个不好的现象,孩子捡一撮煤炭要大人给1块钱,割一箩猪草也要大人给1块钱。凭啥要钱?现在不教孩子做人,他们长大后就可能会危害社会。

  因此,吴儒文在村里开办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讲堂”,在宣讲时多讲道德内容,按年龄分段,给村民讲一些向上向善的东西,让平寨这个已经富裕起来的山村补上“文明”、“和谐”的内涵。

  从北京领奖回来后,吴儒文在各地的巡讲中又多出个“依法治国”的概念。他认为,以往老百姓是信“访”不信“”,现在他要通过巡讲,让老百姓信“”不信“访”!

  “这两天也在电视上看,但我们农村人文化水平不高,看得不明不白,今天听吴支书一讲,我们就明明白白的喽!”这是百姓对吴儒文宣讲的现场评价。

  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摸爬滚打多年,吴儒文自创了一套群众工作法。他将其概括为:一心二公三个会、一学二富三理顺。

  “一心”是指村干部的真心。真心做事,真心待人,只有这样,党委才会满意,群众才会幸福;“二公”指公正、公开。公正是前提,公开是手段。“一碗水端平之后,什么事都好办”;“三个会”,就是要开好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会。他认为,开不好村“两委”会,村干部思想统一不了,工作思路就不明晰;开不好党员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发挥;开不好群众会,各项政策传不下去,群众呼声带不上来,思想难以统一,情绪难以理顺。“基层工作推不走,问题多数就是不会开会、开不好会。

  在吴儒文看来,一学二富三理顺是当村干部的又一种本事。“一学”就是学习,先学先知;“二富”就是村干部要带头富裕,才能当领头雁,带动群众致富;“三理顺”就是要理顺村务管理、理顺发展思路、理顺群众情绪。财务不晒,群众就会存疑。老百姓一口气不顺,就容易“肠梗阻”。“肠梗阻”一传染,村工作到处都是绊脚石。

  吴儒文的群众工作法让平寨村民和谐,经济发展,政令畅通。遇到什么事只要一个群众会就全部搞定。

  吴儒文会讲,更会干,当地人说他有“几下子”。他最自豪的事就是“退粮还果”。“退不是放弃,是选择”,这是他当年引领农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时定下的一个“调子”。

  “群众富不富,关键靠思路。”土地的产出在传统种植模式下达到峰值之后,再也没有升值空间了,农民发展遇到了一道过不去的墙。吴儒文带领大家腾笼换鸟,将土地改种水果等经济植物,并成功总结出“果+X”模式,即:地里种上果树,在果树下套种蔬菜、牧草、药材等矮秆作物,长短相济,多元共生。在“果+X”模式下,当地老百姓从传统种植套路走了出来,当上了果农、菜农。目前,平寨村“果+X”种植已达1000余亩,同步种植辣椒、白菜、早熟玉米。

  对于外出打工、外出经营经商无劳动力的农户,吴儒文还倡导土地流转,集中做产业,规模做文章,让每一分土地都长“黄金”。在他的引领下,一个包含果树、药材、蔬菜在内的多元化种植“示范村”已在平寨形成,村民收入不断翻番。2014年,全村生产总值达16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00多元。

  2012年3月,纳雍酝酿一场宣讲变革,让优秀农民作为农民讲师,向农民讲致富经验、传和谐声音。吴儒文当之无愧地成了这一非常规试验的首位农民讲师。先后在全县26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讲课,两次应邀给全省“百千万”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创业带富能手讲课。三年来,他行走万余里,组织或亲自参与数百场巡讲,培训农民2万多人。去年,他被推选为纳雍县农民讲师协会理事长,同时被评为纳雍“十佳农民讲师”。今年10月,他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是贵州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一位驻村干部的扶贫心愿

  清晨6时,陈诗禄被户外的鸟鸣声惊醒。头晚他就没怎么睡着,因为胃疼的老毛病又犯了。要是在家里,老婆早就边数落边拿药给他,严重的话还要拽起他上医院。

  可现在,他是驻村干部,驻上花村,没人管他,他只能忍痛起床,匆匆洗涮后,买几个当午饭的包子放进挎包里,开始了当天的“走村入户”。 

  37岁的陈诗禄,个头不高,一脸黝黑,是天柱县信访局的一名干部。去年3月,他被县委组织部派驻远口镇潘寨村任驻村干部,一年后被评为“2013年全省优秀同步小康驻村干部”。今年3月,他又被安排到高酿镇上花村再次担任驻村干部。

  上花村是个侗族村寨,历来这里群众热情好客,村里来了客人村民们都会把自家的腊肉、腌鱼和米酒拿出来款待。但陈诗禄到后却发现老百姓对他很冷淡,多方打听他才明白,高酿镇在外工作的人不少,有些人回到村里向村民许诺帮助家乡发展,但基本上说得多做得少,渐渐地村民对外面的干部都不太信任。对刚来驻村的陈诗禄他们也抱同样看法,见他经常每天中午啃几个包子,村民还戏称他“包子干部”。

  连续多天啃硬邦邦的凉包子充饥,陈诗禄的胃有些受不了。每天步行十几里山路走访村民,他感觉要做好驻村工作,远比想象的困难。

  有一次,陈诗禄到上花村一兽医家走访调查。他在门口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那位兽医才漫不经心地从屋头出来,眼神满是不屑。

  “你好,我是县信访局同步小康驻上花村的驻村干部。这次来看看你们生产生活有什么问题、困难,对新一届村委班子有什么建议……

  “你一个无职无权的驻村干部能帮我们什么啊?以前那些带长的都没帮我们解决哪样,吃了饭,留了话就再没音讯了。你还问哪样,我很忙……

  这是陈诗禄任驻村干部一年多来遇到态度最不友好的村民。但他还是耐心解释并掏出笔记本认真地记着。

  “我现在正在养殖土鸡,因为自己是兽医,瘟疫预防方面有些经验,现在想扩大规模但又担心风险大,不知县里面有没有什么扶助项目?

  “我帮你问问!”陈诗禄马上掏出电话:“喂,畜牧局吗?我是上花村驻村干部,我们这里有位大哥想大规模地养殖土鸡,请问你们那有什么扶持项目不?

  “今年的项目已经申报过了,你让他把材料准备起,明年早点申报……”电话那头回答。

  这时候,兽医脸上的表情有了明显变化。他走到屋里倒了一杯热腾腾的水递给陈诗禄,又跟陈诗禄聊了很多,完了还竭力挽留陈诗禄在他家吃晚饭。“陈干部,听说你进村10多天都没得饭吃,村民都叫你‘包子干部’。以后你就在我家吃,虽然菜不好,饭还是有吃的……

  这个兽医成为上花村第一个请陈诗禄吃饭的人。如今,陈诗禄无论走到哪家,村民们都热情留他吃饭。

  “包子干部”的称号,见证了一个驻村干部从不被老百姓接受到获得百姓信任的过程,这个过程使陈诗禄相信,为老百姓办事,重在真心。而他去年在潘寨村驻村的经历,也佐证了这一点——

  那也是陈诗禄刚到潘寨村时,一位村民急匆匆跑来向他告状:“那个疯婆娘,一把火把我的香厂烧了,她再癫也要赔我损失,否则我是不罢休的……

  原来,村里有位姓吴的妇女,因患精神病将这位村民的制香厂原料烧光了。当天下午,陈诗禄来到吴某家,发现吴某发病严重,丈夫无力看管也无钱医治,就读高中的女儿辍学在家,一家人愁眉苦脸。

  “你先把老婆送到医院治疗,钱的事我们一起想办法。妹崽还小,又打不得工,不读书会误她一辈子,你还是送她去上学……”随后,陈诗禄积极协调相关单位解决吴某的医疗救助,又连续几天多方奔走筹集到3800元学费资助吴某女儿复学,解决了吴某一家面临的困难。

  接着,陈诗禄又来到那位告状的制香厂村民家反复做工作,劝他放弃赔偿,原谅可怜的吴某一家。“她家的困难你也了解,你要她赔她也赔不起,和一个精神病人计较,自己也会癫的!

  讲得口干舌燥,香厂老板死活不答应。要知道,几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微小企业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在劝说中陈诗禄偶然获悉:这家被烧毁的制香厂和另外一家制香厂的用电与村民生活用电搭伙,影响了100多户村民的照明及生活,双方矛盾纠纷不断。

  陈诗禄当即联系县电力局,帮助两家制香厂另外安装了变压器,圆满解决了这起矛盾纠纷。他又去县工商局协调被烧制香厂的微企贷款扶持。陈诗禄的连日忙碌,最终感动了那位制香厂村民,他答应原谅精神病人吴某,放弃赔偿诉求。

  类似的辛苦还有很多,诸如,出台规划发展农业文化旅游景点区,联系湖南吉首大学资助55万元帮助潘寨村建文化书院等;引进河南籍投资商在潘寨栽种茶油林;促成林下生态土鸡、野兔等专业养殖合作社成立……潘寨村的山山水水,留下了陈诗禄一年来到处奔波的足迹。离开那天,吴某的丈夫握住陈诗禄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在记者采访时,陈诗禄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不喜欢讲大话、空话的干部,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一位女能人的致富梦想

  在铜仁市大兴镇种植养殖行业中,提起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党员、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唐继梅,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2014年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到贵州调研时,与唐继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对她组建合作社,带动200多户村民共同创业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走进唐继梅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占地6300平方米11栋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圈舍映入眼帘。“前几天才出栏1000多头商品仔猪,再过半个月又要出栏一批育肥猪。”唐继梅介绍。

  在养殖种植这条现代农业产业创业路上,唐继梅经过几年努力从最初贷款养30头猪,发展到现在有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等良种母猪350头,年出栏良种仔猪和商品猪7000多头;有3亩地的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和300余亩无公害生态葡萄园,固定资产超过2000余万元。她是如何走上这条创业致富路的呢?

  今年35岁的唐继梅是大兴镇星光村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她从湖南省凤凰县嫁到贵州时,婆家只有一间土房,分给她的家产还不值1万元。她想通过养猪改变条件,但苦于无资金。2003年她在大兴镇党委书记的支持下贷款5000元买回30头小猪崽精心饲养,4个月后挣了3000余元。她惊喜万分,铁定心思养猪,第二次又找到帮她的那位书记。书记觉得她能吃苦,有头脑,帮她担保贷款10万元,叫她按县畜牧局技术要求,在退村进区的空闲地里建起3栋标准化圈舍。短短一年,她除了还清贷款外,手中还有了存款。2004年,她扩大养殖规模盖了5栋标准化养猪圈舍,购买了种猪,与丈夫向跃杰起早摸黑,走上了成功的创业之路。

  2007年,唐继梅组织几名养猪50头以上的大户先后去广东、湖南、广西、云南等地考察,最后总结摸索出一条捷径,就是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带动更多的乡亲把养殖业作为我们村的一村一品来打造,让大家尽快摆脱贫困的生活。

  在大兴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2008年1月,松桃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本着为社员提供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经济共助的服务宗旨,帮助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农户和社员提供种猪、饲料、技术和生猪营销等服务,并先后在大兴镇发展了12个生猪规模养殖场。这以后,合作社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2008年的102户发展到目前的230余户。除大兴镇外,还辐射松桃的正大乡、盘信镇,与湖南交界的凤凰县阿拉镇的农民1000户以上,在湘黔边区逐步形成一条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产业链条。

  为了让入社社员吃下只赚不赔的定心丸,唐继梅组建了一支技术团队,从产前、产中、产后为入社社员提供一条龙全程服务。

  唐继梅和她的团队不断推广新技术,提高农户养猪效率;种养结合,打造立体农业新亮点,无公害生态葡萄园自2012年挂果以来,年增收入200多万元,产品供不应求,实现勤劳致富的梦想后,她没有忘记国家和当地各民族乡亲。几年来,她先后为200多户各民族贫困户提供资金。被她扶持的贫困户中,30多户年养殖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自2008年以来,唐继梅多次被省市县评为“省第五届创业之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创业带富之星”,被推选为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面对荣誉,唐继梅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今后我将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用来鞭策自己,把专业合作社办得更好。

  图片摄影

  周春荣 李桂珍 杨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