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景区种“仙草” 助农奔小康

07.09.2015  10:15

石斛生长的岩石上往往青苔密布。(卢志佳 摄)

赤水转石奇观仙草园采用野外摞石堆的方式培植石斛。(卢志佳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7日电(记者卢志佳)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驰名的贵州省赤水市近年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动金钗石斛产业农旅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石斛作为药用在中国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传统中医认为它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润喉明目”的功效,在民间常有“救命仙草”之称。金钗石斛喜阴暗湿润环境,常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而山水清秀、植被茂盛、雨水充沛的赤水地区恰为石斛生长提供了一方纯净天地。

    近日,记者走进赤水市转石奇观仙草园,这里遍布奇异的丹霞巨石,丹经石、仙舟石、镇妖石、脸谱石……高的数十米,低的数米,各具形态。大大小小的岩石上青苔密布,长于其间的金钗石斛在远山云雾的衬托下确有“仙草”的风韵。

    “我们利用园区独特的自然条件,采用仿野生的方式种植金钗石斛,药效比人工金钗石斛要好得多。”转石奇观仙草园负责人唐显福介绍说。

金钗石斛在悬崖峭壁上也能生长。(卢志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