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融大发展 连续三年实现万亿“三级跳”

26.07.2014  21:19

花溪农商银行自行车金融服务队常年走村串户,将信贷资金送到田间地头。

进入2014年,贵州金融业发展继续保持迅猛势头,主要运行指标不断被刷新。据初步统计,截至3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256.6亿元,同比增长19.9%;各项贷款余额10736.8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7.6%;不良贷款率1.34%,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省金融业发展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跨越式增长,金融与经济呈现互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2011年至2013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先后突破万亿元大关,成功实现万亿“三级跳”:

第一跳——2011年6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0053.1亿元,同比增长28.5%;

第二跳——2012年9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0241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在全国排位第三;

第三跳——2013年10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0037.4亿元,同比增长21.8%,提前两个月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全年“过万亿”目标,成为西部第七个跨入“万亿元贷款俱乐部”的省份。

2013年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265亿元,同比增速为2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首位;各项贷款余额10104.3亿元,同比增速为22.1%,增幅位居全国第4;全年保费收入突破180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位列全国之首。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对贵州经济社会的贡献不断加大。2013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高于全省GDP增速4个百分点,居服务业各行业增速之首,占GDP比重达到5.4%。贡献税收91.7亿元,其中,地税63.7亿元,同比增长28.7%。三年来,金融业为全省提供了超过3万个的就业岗位。

政策发力 贵州金融业奋力追赶

一年一台阶,漂亮“三级跳”,贵州金融总量“蛋糕”不断做大,在贵州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脚印。一路行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央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正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通过发展金融、助推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

当贵州进入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阶段、面临既要“”又要“”的双重任务时,省委书记赵克志一针见血地指出:“抓经济必须抓金融,只有抓好金融才能抓好经济。

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深化经济金融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把振兴金融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推动跨越、同步小康的突破口,将金融改革发展开放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贵州金融升级版。

——2011年1月,省政府第一次以1号文件形式颁布支持金融发展的《关于做好金融工作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

5月,成立专门负责金融工作的省政府金融办。

9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见》。同年11月,贵州历史上第一个金融业专项五年规划——《贵州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出台,全力打造金融支柱产业,统筹推动金融提速发展,服务主基调主战略,强力助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这条主线。

——2012年1月,以覆盖面广、含金量高而著称的“国发2号文件”出台,仅支持贵州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就有8大项,无疑给打造贵州金融升级版下了一场“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