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防火“重灾区”多措并举提升防火能力

24.02.2015  11:36

    新华网贵州频道2月24日电(记者杨洪涛)“去年,我们县有几起火灾,就是得益于扑救及时,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贵州省台江县消防中队队长周显中说。

    在台江县所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着苗、侗、布依等3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全州50户以上的自然寨有3922个,因其浓郁的民族风情、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由于历史和长期生活习惯等原因,很多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村寨,往往又是缺乏水源的地区,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现象。黔东南州也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农村火灾“重灾区”,当地曾流传“全国农村火灾看贵州,贵州农村火灾看黔东南”的说法。

    为降低火灾损失,黔东南州各地探索出多种防火减灾的“妙招”。

    “火灾发生的时候,这种雅马哈油锯最管用。”台江县排羊乡九摆村村支书陆明边说边用油锯锯一根直径约15厘米的木头,不到20秒钟,木头就被锯断了。他告诉记者,由于苗寨的房屋间距较小,当火灾发生时候,及时将着火点附近的房屋拆掉,清理出隔离带是阻止火势扩大的有效方法。

    台江县对50户以上木质结构房屋村寨,除配备手抬机动泵、水带、水枪等消防设施外,还配备电锯、拉索、斧头等破拆工具,并对县、乡、村应急救援房屋破拆队伍定期进行演练。

    一些地方探索召集村里的退伍军人、党员村干等成立“义务消防队”,对降低火灾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剑河县观么乡巫包村还整合资金200多万元,用于修建消防设施,对村民的粮仓、猪圈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据黔东南州副州长潘亮介绍,去年黔东南州又制定和实施了《农村消防安全三年行动计划(2014至2016)》,以全方位提高农村消防安全能力。

    “全州农村火灾事故起数逐年下降,农村火灾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潘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