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产办学:别样教育路径 告别开学季烦恼

10.09.2014  18:00

  9月,传统开学季。

  几年前,很多贵阳人还在为如何让孩子挤进一所口碑优良的“号码”幼儿园、热点中小学而费尽心思。近两年,在政府以均衡教育资源为办学引导的背景之下,开发商对教育配套日渐重视。与此同时,买房过程中,为孩子选择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已成为越来越多购房者的共识。地产办学,在为开发商带来滚滚客源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全新的教育办学路径,让市民在子女教育上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政策趋动

   楼盘教育配套“加码

  9月初,来自北京的五所优质学校在贵阳举行了分校揭牌仪式。五所学校中,北京市黄城根小学与观山湖区美的小学、北京市北海幼儿园与南明区花果园一期幼儿园、北京市第八中学与南明区花果园一期初中进行合作办学,合作内容包括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引入先进教育理念、优质师资和管理人才等。

  据了解,今年3月贵阳市委、市政府确立“教育立市”发展战略以来,贵阳与北京市教委、北京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教委在合作办学、打造“友好姊妹”学校和数字化学校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强化社区教育配套,进而实现贵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际上,从今年年初开始省市相关部门出台、推进的一系列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当中,关于楼盘小区教育配套的内容已是频频闪现:1月份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多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中就包括城镇新建、改扩建居民区须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3月,贵阳市印发了《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土资源、住建、规划等部门,在开发商进行招拍挂阶段就必须服从政府教育整体方案,并将教育配套作为规划设计和土地出让的条件之一,在土地出让协议中明确约定。新建、改建居民区配建的中小学幼儿园与住房建设应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新建改建居住区开发项目竣工后,未按照建设计划完成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的,住建部门不予办理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备案手续,开发企业将被纳入不诚信“黑名单”……强化开发商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基础教育意识,避免忽略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出现入园难、入学难现象,已成为当前贵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首力点。

  据了解,今年贵阳市计划在小区配建学校、幼儿园28所,建筑面积21.3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8.13亿元。截至8月份,已完工15所,主体完工8所,主体施工1所,“三通一平”1所,前期手续3所。

   名盘 名校

   教育盘逐渐“落地

  名盘“牵手”名校的房地产营销模式在贵阳已推行了几年,今年9月又有一批楼盘教育配套正式投入使用,让这些小区的业主们感受到了配套落地所带来的踏实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9月作为楼盘配套正式投入使用的学校分别有,花果园项目的北京八中贵阳分校、南明小学花果园分校;保利置业旗下的保利公园2010贵阳为明国际学校、保利溪湖花溪二小、保利春天大道贵阳为明实验学校、保利未来城市遵义县一小实现双城四地教育配套齐开;花溪碧桂园项目碧桂园国际学校幼儿园;乐湾国际城项目的乐湾国际实验学校;此外,北京黄城根小学贵阳分校也在位于美的林城时代的美的小学正式揭牌。

  而在此之前,中天花园、中天帝景传说、金阳新世界花园、保利温泉新城等项目已投入使用的教育配套资源,既解决了项目内业主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项目甚至企业品牌不衰的差异化营销卖点。

  预计未来两年左右,万科城、保利凤凰湾、中铁逸都国际、中渝第一城、大川白金城、中天会展城、中天未来方舟、中国铁建国际城、圣泉流云等项目的教育配套将相继投入使用。

  据了解,近年来教育地产逐渐成为本地不少上规模地产开发项目的常规开发模式,其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类是设在楼盘内的公办学校,这类学校多由政府立项,地产开发商投资建校,建成后交由地区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楼盘业主享有学位优先选择权;另一类则是合作办学,通常由开发商与知名院校合作在项目内地块建立分校,开发商投资建设院校的硬件环境,引入优质的教育模式和师资力量,在就读费用上业主享有一定的优惠“福利”。两种模式相比较,与政府合作,有强大的资源、政策支持,同时须考虑传统教育模式的运营规则;合作办学往往能够更灵活把握市场需求,有更好的机制能动与市场接轨,同时也更易于培育能够体现楼盘特色、与传统教育资源体现更多差异化的办学体系。

   名校“加冕

   教育地产实现差异营销

  “如今户型、环境等单纯的开发品质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地产项目价值的唯一标准,好的楼盘需要丰富的配套资源进行综合性支撑。全面、优质的教育配套资源能够提升楼盘档次,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作为稀缺资源,更能够提升项目的居住价值和投资价值。”乐湾国际城相关负责人认为。

  中渝置地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表示,近年来贵阳楼市市场竞争加剧,配套资源比拼则成为了实现楼盘之间差异化竞争的着眼点,购房者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使得与优质教育资源联手实现品牌教育自然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进行营销突破的有效手段。

  不可否认,成功的教育地产开发模式可以实现房企、学校、业主三方共赢。长期以来,贵阳优质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由此衍生了高价二手学区房一类突出现象。随着近年来贵阳城市人口的急速增长,需要接受优质教育的人口数也在膨胀,获得“家门口”教育的人群需求不断凸显。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名校在不断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发展空间的制约,开发商搭建良好的硬件平台,使名校资源得以更好利用,也迎合了政府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愿景。对于开发商而言,当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名校资源的成功引入往往对楼盘销售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促进作用。

  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把学校单纯作为项目开发的“硬件配套”,那么教育可能将沦为附属品。教育是百年大计,开发之初定位模糊,很难保障教育资源的良好持续经营。所以,真正要做好教育地产,对房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及运营远见都是一个考验。本报记者 赵宁 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