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上半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51.1亿元

18.07.2015  11:55

    今年上半年,贵阳市工业经济顺利实现了“双过半、达平均、位前移”目标: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51.1亿元(2000万元规模口径),超序时进度1.5个百分点;工业增速达到1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增速排位在西部省会城市中排2位,较去年同期提升3位。

    记者17日从市工信委了解到,今年以来,贵阳市坚持长期发展与短期增长兼顾、存量稳定与增量提升并重,以“百千万”工程为载体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统筹协调服务,上半年贵阳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轻工业占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半壁江山”。上半年全市轻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78.5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0.8%,同比增长9.1%,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重工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72.6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49.2%,同比增长11.3%,高于全市增速1.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工业增速高于国有工业。上半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7.1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44.8%,同比增长19.3%,高于国有工业增速15.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工业增速9.2个百分点。

    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依旧是贵阳工业经济的主要拉动力。上半年,铝铝加工业、特色食品业、磷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等八个重点产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98.5亿元,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同比增长12%;重点监测的贵州贵酒、贵州泰邦等50户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23.4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3.6%,同比增长10.8%。

    此外,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贵阳市工业的产销率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成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制约。经统计,上半年贵阳市工业产销率为92.8%,低于全国工业产销率(97.3%)4.5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铝及铝加工业、现代医药业、橡胶及塑料制品业的产销率均低于全市。市工信委介绍,下半年,贵阳市将充分利用好“百千万”工程平台,通过强化目标管理、强化资金扶持力度等措施,帮助工业企业开拓市场,确保今年全年的工业增加值达到省下达的710亿元目标。(谢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