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农商银行坚持三农定位 资产较三年前翻番

05.02.2015  11:41

  贵阳农商银行举办“岗位能手”比赛

  贵阳农商银行网络学院考试

   胡燕妮

  [核心提示]

  时间回放到三年前,在有贵阳华尔街之称的延安中路,贵阳农商银行作为贵州省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其时是2011年12月23日上午10:00时。

  有专业人士表示,这是贵州城乡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是贵州省农村商业银行零的突破。

  时间跨过了三年。贵阳农商银行在三年里写下什么?

  2014年,贵阳农商银行被省经信委及企业联合会评为贵州企业100强,排第49位,位次靠前。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末,贵阳市农商银行较三年前翻番,资产总额为625.32亿元,较三年前增加406.16亿元,翻了近两番,增幅185.33%。各项存款余额为355.33亿元,增幅30.25%,较三年前增加128.19%;各项贷款余额为229.74亿元,增幅31.03%,较三年前增加128.08%。存贷款增幅年均在30%以上。

  董事长索美英解释道,我行成立三年来,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无论存贷款、资产规模都实现30%以上速度增长,达到三年翻番,实现了我行成立时“三年再造一个贵阳农商银行”的承诺。

  贵阳农商银行定位是服务三农、中小微企业、社区市民。索美英认为,正是坚持这一定位,该行才取得这样快的发展速度。

  在贵阳农商银行229.74亿元贷款中,三农、小微企业占比达到72%以上。

  为了解贵阳农商银行如何在既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社区市民的同时,又实现自身发展,日前,笔者走进了贵阳农商银行。

  一个冬日午后,笔者走进索美英办公室,她刚参加完在上海举办的一个金融论坛,兴致很高,话题便从一年来她参加的多场论坛说起。

  索美英说,一年来,从参加过国内多场经济论坛、会议来看,无论政府、业界、金融界,普遍的认同是“三农”、小微企业、实体经济是银行服务的重点。

  索美英同时表示,贵阳农商银行正是坚持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定位,做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特色银行,才使农商银行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得以发展。

  有专业人士认为,贵阳农商银行成立三年来,科技能力得到提升,网点扩张到80多个,特别是坚持“三农”、中小微企业、社区市民的定位,是该行三年成熟的硬指标。

  索美英却认为,贵阳农商银行三年翻番的背后是服务能力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干部员工队伍成熟,企业文化正在形成,社会认知度提升,履行社会责任能力增强。

   一、服务“三农”:

  突破口是建立农村征信系统

  定位准确,目标精准,是银行成熟的表现。关于这点,贵阳农商银行在服务“三农”上最能诠释。

  贵阳农商银行成立于2011年12月,是由贵阳市辖内原4家农村信用联社(合作银行)合并组建的贵州省首家农商银行。辖内有4个区、12个乡镇、96个村、3.7万户农民。

  服务“三农”的关键是建立好的机制。

  “三农”,该建立什么样的服务机制?

  贵州是典型的山区,以小农机具、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对于农户,其信贷需求有“短、小、频、快”特点。一方面,银行服务农户,需要大量人力,走村进户一对一,才能完成服务;一方面,大量农户缺乏足额有效抵押担保。

  正是由于农户缺乏足额有效抵押担保,银行对“三农”的服务必然存在投入大、收益小、风险难把控等问题。为此,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选择撤出农村市场,使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现。

  索美英认为,人少的地方才有机会。她说,中国农村有“三件宝”,一是自古传承“有借有还”的契约精神;二是农村社会中传统乡情和血缘关系构成的纽带联系;三是稳定的行政组织村委会。

  从2011年起,通过村支两委,贵阳农商银行逐一对辖区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建档,然后以组、村、乡为单位,进行信用组、信用村和信用乡镇的创建,建立了农村完整的金融征信体系。

  截至2013年末,贵阳农商银行成功创建3个信用乡镇、46个信用村、341个信用组,建档农户28002户,建档面达97%,评定信用农户27594户,评级面达98.54%,信用农户授信面达100%。

  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数据显示,2011年贵阳农商银行成立时,涉农贷款余额12亿元,到201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8.98亿元,较成立时增加124%,年平均增幅44%。涉农贷款投放实现银监会要求的“两个不低于”的目标。

  行长安德治这样表示,我们建立从农户“建档、评级、授信、用信”到业务调查、贷款管理,一套完整的农村征信系统,直接成果是,实现业务、产品、制度的无缝对接,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贵阳农商银行个人金融服务部副总经理黄宇对“农村信用工程”的创新总结比较独到:农商行评级授信是引入“自己人”机制,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黄宇介绍,经贵阳农商银行评级授信的农户,可以在两年时间内循环周转使用信用额度,每次提出用款申请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手续,在授信期限内可以实行授信余额控制、循环周转使用,满足农户信贷资金需求。

  “老来福”农户新型养老保险贷款产品、“富临门”农户经营信用贷款产品、农户消费性贷款等是贵阳农商银行推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信用贷款额度从5千元—50万元不等。

  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蒙台村村民朱某,参与了贵阳农商银行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拿到3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做肉鸡养殖。随着销售渠道建立,几年信用积累,再次从该行获得30万元的“富临门”农户经营贷款。

  62岁的艳山红村村民曹某,是贵阳农商银行创建艳山红信用镇辖内的信用农户,家庭经济困难,农户曹某无法一次性缴纳自筹部分金。经了解,和曹某一样60岁以上经济困难的农户有相当部分。经与当地社保部门沟通,以信用的方式,通过“老来福”产品,共发放贷款3316万元,帮助5506户农户解决养老保险缴费问题。

  “富临门”等系列产品,在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支持农户开展家庭农场、农家乐经营、家政服务以及道路砂石运输等多种经营。

  2013年,该行支农贷款实现“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的“两个不低于”目标,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实现支农业务的快速发展,当地农户的收入在2013年突破万元大关。

  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

  实现辖内行政村金融服务点100%全覆盖,也是贵阳农商银行的重点。在辖内96个行政村投放安装助农取款POS机具,建立“村村通”便民金融服务点,实现了“村村通”助农取款服务100%全覆盖。

  推进富民惠农金融服务工作。完成白云区牛场乡信用创建及申报工作,推进县域小微支行筹备工作。清镇小微支行、修文小微支行正式成立筹备组。

  融入贵阳市“都市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贵阳农商银行走进贵阳市农业示范园区,走进贵阳市高新科技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农村产权融资创新。

  ■观察发现:

  许多大型专业银行在服务三农、小微企业上往往缺乏手段,而贵阳农商银行通过建立以户为单位的农村征信系统,一方面满足了困难农户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农户家庭农业规模化生产、农民创业、再就业的需求,有效提高了农户增收创富的内生动力。同时,为贵阳农商银行赢得农村市场、降低了业务成本,信贷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农村业务的良性循环。是一项一举多得、富民惠农的金融支农措施。

   二、服务小微:

  根本是要满足不同成长期融资需求

  索美英认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是贵阳农商银行的目标市场,也是该行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

  该行荣获省政府颁发的“2013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支持奖”。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末,贵阳农商银行支持小微企业3773户,贷款余额136.03亿元,较年初增长33.77亿元,增速33.02%。

  安德治则表示,贵阳农商银行是通过完善小微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来实现。

  两大小微信贷产品

  对于产品,公司部总经理周雷这样解释道,贵阳农商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信贷产品包括两类:一是“扶持情”系列信贷产品,包括“创业贷”、“轻松贷”、“循环贷”、“一日贷”4个子产品;二是“金保贷”即与保险合作的保证保险贷款。

  贵阳花果园太升茶叶市场是2000年7月正式成立的茶叶专业市场,该市场成立,改变了贵州以往分散经营的茶叶交易方式,是我省名副其实的茶叶集散地和黔茶出山的重要通道。贵阳农商银行在该市场推出了“太升”系列专门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共累计向市场内335户商户发放贷款2.04亿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内商户的融资需求。

  截至目前,“扶持情”系统信贷产品的四个专项产品共发放贷款420户,累计金额为19.45亿元。

  保证保险贷款 “金保贷

  在2012年11月,贵州省和贵阳市分别推出“3个15万”和“3个20万”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即该行与人保财险合作,向贵阳市“3个20万”扶持的5000户微型企业推出保证保险贷款“金保贷”,产品具有贷款门槛低、贷款成本低、还款方式灵活、办理手续简便的特点。是贵阳市首家推出微型企业保证保险贷款的银行。 

  周雷这样对笔者说,由于很多企业刚起步,没资产,为使其获得融资,“金保贷”产品设计无需提供任何抵质押担保物,贷款最低执行基准利率,综合成本比一般商业贷款低,更是远远低于民间借贷。

  另外,客户还可根据业务需要选择按月、按季或到期一次性还款。“金保贷”产品在资料齐全和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客户放款可在一天内完成。“总之,我们在产品设计上力求更加贴近小微企业经营规律和资金周转实际。”周雷做了个用力的手势。

  由于此款产品对应了小微企业“短、频、快、急”的资金需求,获得贵州省银监局、贵州省银行业协会共同颁发的贵州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十佳金融产品称号。

  截至目前,“金保贷”保证保险贷款完成197户,累计发放金额为5507万元。“金保贷”保证保险贷款,包括“3个20万”微型企业保证保险贷款和“小微企业保证保险贷款”2个产品。两大类主打产品可以分别满足小微企业在不同成长时期对融资的不同需求及担保方式的多种选择。

  ■观察发现:

  作为本土地方性金融机构,贵阳农商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具有决策链短、信息畅通、反应灵活、覆盖面广的优势,特别是通过满足小微企业不同成长期融资需求的系列信贷产品设计,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其他银行相比,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尤有优势。

   三、做特色银行:

  一行一特是贵阳农商银行的市场布局

  小河支行,以小为主

  许敏是贵阳农商银行小河(经开区)支行主持工作的副行长,她这样对笔者说,以小为主,做小是小河支行的特色。

  小河支行的三年成绩单出乎意料的好。2011年底,该行存贷款分别为21.8亿元和16.2亿元,到2014年底,存贷款则分别为48.3亿元和34.2亿元;存贷款增幅分别为40%和38%。即存款三年翻1.21倍,贷款三年翻1.12倍。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存款主要为储蓄存款,贷款主要为小微企业的贷款。“存款为储蓄存款,贷款为小微企业贷款,如此结构稳定。”许敏强调。

  该行副行长田琨对笔者表示:我行无论从服务、产品设计都体现小。

  以社区为缺口,从服务老人入手。在小河的几个社区,该行组织老人开展户外踏青,空巢老人亲情服务。于是老人们把自己的存款、儿子媳妇的存款都存进了该行。“这种存款很稳定。”田琨说。

  该行副行长余方杰却认为,“知小做小”还是我们实现业务转型的关键。

  在市场多元的今天,做特色银行,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金融产品,让产品跟着客户走,通过手机、网络银行来实现,是贵阳农商银行改制不改方向的策略。

  余方杰在上周,到金石产业园调研,发现汽车汽配市场比较成熟,采用担保、联保,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做市场,使客户在最短的时间里产生最大的效益。

  许敏说,小河城市化程度很高,既有“三农”的农,又有小微的“”特点。在总行提出三转三建战略下,业务主线依然是“三农”、小微企业。 

  许敏说,市场在哪里,银行服务就到哪里。对此,许敏总结了三点,一,基础客户做扎实。挖掘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即“做小又抓大”,比如玉蝶,这家企业是2010年起步,在小河支行支持下,企业成长很快,年产值达到10多亿,该行也逐年提高授信达到2.5亿。二,做优质客户群。机电市场是2012年跟进的,采用市场化推荐、多人联保、差异化授信,对成长期的客户做授信规划。三,做社区银行。这是总行的指导思想,从引导社区老人用卡到为老人进行家政服务,到组织老人进行适合的运动。“小存款稳定、小存款安全。”是许敏反复强调的。

  南明支行,做产业链

  贵阳农商银行南明支行的三年成绩单同样很好。2011年底,贵阳农商银行组建时,该行存贷款分别为61.25亿元和39.33亿元。截至去年年底,存贷款分别为113.5亿元和70.88亿元,年平均增幅为28%;贷款年平均增幅为27%。

  围绕核心客户,把产业链做长,是南明支行的特色。

  南明支行行长韩迪这样对笔者说:贵阳农商银行这三年来变化很大,无论从业务指标还是整体形象,都产生质的飞跃。

  其实,贵阳农商银行组建之初,该行对于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群还有些茫然,有做大的冲动,经过一些市场的磨砺,对目标市场、核心客户群越来越清晰。“恪守三农、小微、社区这一定位,设计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增加和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是我行的战略战术。”韩迪说。

  创建于1998年的贵阳新民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建厂房时,资金有缺口,短短一个星期,南明支行为其办完800万元贷款。

  开磷集团,上游是原材料,下游是经销商,以核心企业的履约力作为保障,对其上下游企业放贷,风险可控。

  该行还和产粮大省和产油大企进行合作,做供应链,和旅游企业对接,设下级行办公区,资源互补,设计产品。

  对于社区银行,韩迪的想法是把银行做成零售店。近年来,贵阳市新进的几家股份制银行,开了很多网点,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于是,纷纷转而寻求社区银行,社区银行于是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

  然而,社区银行怎么做?韩迪的想法是借鉴美国安快银行,对一些网点加入购物、社区服务、阅读、珠宝、古玩、鉴赏等等功能。

  “对下级行充分授权,是贵阳农商银行服务能力的体现。”韩迪反复强调。

  对于员工,由于职数有限,为了让员工人生价值能够体现,将建立员工等级管理制度,让优秀员工有成长的通道。考虑柜员分三级、客户经理为五级管理。客户经理一、二级可以带团队。

  贵阳农商银行在总行和一级支行设立了专门的小微金融服务指导机构,在下辖的83家营业网点,配备了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客户经理,通过对支行的适度授权和转授权,减少贷款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了对小微企业服务的工作效率。

  ■观察发现:

  去年,贵阳农商银行提出“三转三建”的转型,即战略、业务、管理的转型,笔者观察发现,该行转型有三个方面,一是向实体经济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方向进行调整。比如家电业,对象是老百姓,风险可控。二是向社区银行转。三是围绕核心客户,把产业链做长。由于贵阳农商银行较之于农信社时期,其整合资源的能力大幅度的提升,特别在服务上下游和整个产业链的服务能力增强,因而,转型是因时而变,顺势而为。

   四、转型:

  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方向转型

  随着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及同业竞争,传统银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去年底,贵阳农商银行提出“三转三建”的总体战略,即战略转型、业务转型、管理转型。

  怎样转?

  索美英说,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方向转型。

  包括加强风险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激励机制,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建设。

  在高增长目标推动下,像大多数银行一样,贵阳农商银行在房开、钢贸等行业集中度相对偏高,如此增加了资本消耗,同时还加大了风险管理的难度。

  为此,索美英明确表示,贵阳农商银行目前的经营范围仍然是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信贷收入几乎占到总收入的100%,因此,必须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及行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以及‘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逐步调整偏好‘大业务’和行业集中度高的问题”索美英强调。

  在结构调整,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农商行的转型是顺势而为!

  【短评】

  转型

  与普惠金融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成立于2011年的贵阳农商银行,在三年后,交出了一份令各方都满意的答卷,三年翻番,资产翻了近两番,存贷款年均增幅在30%以上,小微贷款占比为72%的答卷。

  对此,董事长索美英的解释是,正是坚持三农、小微企业、社区市民这一定位,农商银行才取得这样快的发展速度。

  经济将进入新常态,央行的货币政策将继续遵循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着力推进普惠金融,开放资本市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这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

  把视野聚焦到贵阳农商银行,记者发现,该行转型的路径,在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下,高度契合了普惠金融的市场需求。

  从时下的热词顶层设计来看,该行转型,首先是做好规划,其规划的核心是市场定位,三农、小微企业、社区市民是其一以贯之的定位。

  索美英的表达更直接,坚持定位,是实现业务转型的回归,是转型的关键。

  观察下来,该行转型操作路径是:市场细分,精细化营销,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在该行包括“创业贷”、“轻松贷”、“循环贷”、“一日贷”“扶持情”的4个子小微系列信贷产品,和与保险合作的“金保贷”保证保险信贷产品中,把不同产业、阶段的小微企业进行分类,于是服务更精准。

  索美英说,我行这种区域性中小型地方农商银行,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参与市场竞争,都存在巨大的压力。因此建立和传播“专注”、“用心”、“感动”的企业文化,并潜移默化转化成员工的工作规范、习惯,形成“专注”、“用心”、“感动”的文化认知,以推动全行实现业务转型。

  种种事实表明,贵阳农商银行的转型,一方面向业务品种多元化转型。比如代理保险、网上银行、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以形成利差收入与非利差收入均衡增长的盈利格局。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兴业务。比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快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

  据悉,该行与九次方大数据公司合作,将搭建金融大数据平台,寻求信息化金融发展路径。还围绕贵阳市逐步兴起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面展开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在线结算、线上融资等服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该行通过科技手段,逐步将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接轨,以新兴业务的开办推进该行业务模式多元化转型。

  在新常态下,经济将从过去的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高能耗方式转变为重视增长质量、强调内需、重视民生和改善环境的增长方式。贵阳农商银行在央行货币政策将继续遵循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坚持三农、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方向,正在主动适应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