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加减乘除答好民生大考题

10.10.2014  18:10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贵阳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深入推进整改落实工作,动真格、实打实、硬碰硬,推动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和成果取信于民,把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坚持下去,努力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

   作风“减法”:出台“五大禁令”

  针对干部违法“种房”、打麻将、滥办酒席、“三公”管理不规范和干预政法机关办案等“四风”突出问题,贵阳市按照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的原则,建立完善5个方面18项制度,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外进行刚性约束,对区市县和市直部门开展巡视,严惩“小官巨腐”。采取交叉、重点和突击等方式开展27次专项督查,通报43起典型案例,查处违纪干部349人。

  白云区开通微信举报平台、建立包保责任制体系,实施举报奖励,立案查处“种房”案件18起19人,移送司法11人,拆除违法建筑764户42万平方米。

  开阳县组织集中宣传、加强媒体曝光,鼓励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打麻将赌博等行为进行监督,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对顶风违纪的典型重点惩治。

  清镇市建立定期巡查、乡村组三级“打招呼”、红白理事会、酒席办理审批等制度整治滥办酒席取得成效,180余名干部取消酒席并拆除办酒厨灶,群众“腰包减负”人心大快。

   问题“除法”:破解“民生十困”

  贵阳市针对用水、就业、上学、看病、养老、治安、住房、行车、买菜、公共活动空间等十个民生方面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办好事办实事,并把其中行之有效的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云岩区着力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为延伸”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白云区接收“三无”人员、车祸、急诊等患者试行“先看病、后付费”。

花溪区推行预约诊疗、划价收费一站式服务等,缩短病人等候时间,解决群众挂号、缴费、拿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看病烦”问题。

清镇市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发行推广“诚信清镇卡”,持卡市民凭借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享受清镇市“诚信商圈”所提供的涉及“吃、住、行、娱、游、购”等折扣服务。

民心“乘法”:党员志愿服务

贵阳市把组织党员进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作为推动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建立单位发动、社区推动、党员主动的“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实现辖区党员社区大集结,目前该市已有6.7万余名在职党员进社区登记报到,占在职党员总数的90.5%。建立考核激励制度,推动党员到社区志愿服务成为一项常态性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南明区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进社区报到、认领岗位和参加服务。云岩区在社区栽种“心愿树”,收集居民群众的“微心愿”,引导党员开展志愿结对帮扶,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员组建“爱心义诊”服务队,为辖区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长效“加法”:强化群众监督 

坚持不遮不掩真正开门搞活动,在总结基层群众“监督员”做法的基础上,建立群众监督的长效机制,力求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做到让群众参与、群众评判、群众监督。

观山湖区选聘了26位群众监督员,对领导干部“四风”问题,窗口服务单位服务水平、质量问题,以及该区区委、区政府向社会承诺“十件实事”和平安建设“十件实事”等进行跟踪监督,建立了定期反馈、紧急问题即时反馈、重点问题书面反馈,办理进度追踪、办结后续追踪的“三反馈两追踪”机制。62家活动单位的整改方案公布后,群众监督员对各单位归纳梳理完善的各项制度提出110条修改建议,办结意见满意率为96.59%。

息烽县成立174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每个村居聘请1—3名监督员,围绕职能部门履职、施工监理单位运行、项目质量进度等情况,对民生实事、各类工程进行监督,凡群众不认可不予以验收。在乡镇、村居普遍建立“低保群众评审团”,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和“特殊保”,并将这一模式运用到危房改造等指标分配上,切实保证惠民政策公平公正执行。(邹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