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阳市构筑文化精神高地 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10.10.2016  03:03

    国庆节前夕,2016中国·贵阳第四届知行论坛在贵阳孔学堂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泰国、越南等地的40多所高校的近百名阳明学专家,在美丽的花溪河畔共同探究阳明学的当代价值。

    花溪河畔、扶风山下、阳明洞内,心学古韵悠远流传;公益讲座、免费音乐会、传统文化活动,居民乐享文化发展成果。举行专题论坛,弘扬阳明文化,是我市打造人文贵阳升级版的众多举措之一。

    近年来,贵阳奋力发展文化事业,以阳明文化为主突破口,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筑文化精神高地,阳明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成为城市精神;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

    构建“三足鼎筑 精神大厦

    10月29日至30日,2016中国·贵阳(修文)第五届国际阳明文化节将在修文县举行。位于阳明洞前、经过三年精心建设的中国阳明文化园,将作为本次活动的主会场精彩亮相。

    从1999年至2009年,修文举办了四届“国际阳明文化节”,邀请包括杜维明、汤恩佳、矢崎胜彦等在内的中外知名王学专家,共同研讨阳明文化。

    修文县被国内外王学专家誉为“心学圣地”,在这里,阳明文化不仅是精英文化,更是大众文化。在这里,“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人皆知;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写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则是修文二中学生必背的名作。全县总动员营造“学阳明、知阳明、用阳明”的浓厚文化氛围,据不完全统计,阳明文化在修文全县知晓率已达75%,2020年计划达到90%以上。

    花溪河畔的贵阳孔学堂,是传播阳明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自2012年9月落成以来,孔学堂举办公益传统文化讲座400余场,累计听众15 万人次;精心打造“开笔礼”“成人礼”等“筑城四礼”,举办“我们的节日”等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传播、研究阳明文化,更是我们活动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每一场讲座、每一次传统民俗活动中。”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徐圻说。

    在闹市,扶风山下,阳明祠对于“阳明精神”的传播则来自民间的坚守。1998年,阳明书院、阳明祠翰林茶院联手阳明祠,发起“清明茶祭王阳明典礼”活动,至今已坚持19年。

    在贵州省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王晓昕看来,孔学堂、阳明洞、阳明祠这三个顶级文化资源, 构成了“三足鼎筑”的贵阳“精神大厦”,提升了贵阳在阳明文化中的影响力,提高了贵阳人的文化自信,普及了“知行合一”的城市精神。

    文化之光照亮百姓生活

    家住云岩区中天社区的张娴,是辖区“图书馆小站”的常客。最近她欣喜地发现,在这里不但可借阅纸质图书,手机“扫一扫”,还能“带走”海量电子图书。

    “之前,我们在城区电影院、咖啡厅、商场、重要景点等地建设了50个‘图书馆小站’。今年,我们又对这些‘图书馆小站’进行了升级改造。”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总工程师熊列说,手机扫码下载电子书,就是改造后新增的功能。

    2016年,贵阳市文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绩,就是通过了“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评审验收。“示范区创建的重要意义,是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熊列说。

    在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我市共建成开放图书馆8个、文化馆10个、乡镇文化站75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93个、村文化室912个、“图书馆小站”50个、乡镇(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144个,基本形成立体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目前,全市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7%以上,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各区(市、县)实现数字影院全覆盖。

    除了不断完善“硬件”,我市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滋养市民的精神生活——

    苗族“四月八”,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节日活动持续举办,有效传承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

    以广场、社区为阵地、“筑城广场市民才艺大赛”、“文化惠民贵阳社区行”、“戏聚星期五”等活动,使其逐渐常态化、品牌化;

    贵阳交响乐团系列音乐会、“花溪之夏”艺术节等,为市民带来一场场“家门口的音乐盛宴”;

    连续多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每年送出3万张票,让低保户、廉租房住户、孤寡老人等欣赏《多彩贵州风》大型民族歌舞晚会……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文化之光照亮了百姓生活。

    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观山湖区晒出了这样的成绩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两年居全市各区(市、县)前列。该区以“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的方式,与民营公司共同建设“创7”文化产业园,搭建以“7种业态、4个主导产业、2个服务平台”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预期5年园区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2.1%,其中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00.8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3.49%,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文化产业活动单位超过6700家,是2011年的1.4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7.4万人。

    科技引领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是我市文化产业迅速壮大的重要原因。以“贵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例,贵阳自2013年12月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来,与北京及中关村高位对接,打造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中国西部众创园、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园、贵阳火炬软件园等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实现了文化企业增速发展、全面突破。

    “大数据+”也让文化产业焕发出新活力。近年来,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借大数据东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亮眼成绩:2015年,该集团新媒体业务经营收入比2013年增长近8倍,“贵阳网”完成“做贵州第一门户网站”的目标;创建了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传播影响力跃居大数据专业网站全国第一;构建集团微媒体矩阵,覆盖人群达200万以上;推出微电影、MG动画等系列新媒体产品,形成“针象”动画、“黔学帮”教育等品牌产品;在全省率先搭建“中央厨房”媒体融合采编中心。去年,该集团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全国第二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

    (记者 刘辉 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