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打造生态升级版 着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30.01.2015  09:51

  世纪城生态社区
  黔灵山公园,调皮的小猴子爬上游客的肩头

  

  200米范围内就有绿地活动空间,500米范围内就有一座城市小公园。岁末年初,一个关于“公园城市”的话题在贵阳城中被热议。

  宜居、宜业的生活,离不开城市环境的支撑。公园城市是怎么来的?公园城市要建成什么样?公园城市又该怎么建?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源起:贵阳打造生态升级版

  去年底,贵阳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六大工程”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奋力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目标。

  《决定》明确,作为全省优质资源最集中、要素组合最好、吸引吸附能力最强的区域,贵阳要打造发展升级版,应抢抓大数据时代、高铁时代、区域合作时代三大机遇,从工业革命时代的“落后者”变成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领跑者”。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将进一步明确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其中,为确保建设成果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六大工程中还提出要实施公园城市工程,打造生态贵阳升级版。以“疏老城、建新城”为核心推进城市建设,以建设城市公园为核心提升城市品位,为人民群众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这并非贵阳市第一次提出“公园城市”的概念。早在去年9月28日召开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大会上,就首次提出要“着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城美、天蓝、水清、地绿,为打造真正宜居的生态之城,贵阳目标明晰、步伐加快。

   目标:到2020年,贵阳建成“千园之城

  以公园城市为主导,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要围绕建设“千园之城”的目标,构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确保2020年全市有1000个左右的各类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这是贵阳打造生态升级版的战略重点。

  数据意味着什么?据悉,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意味着贵阳的森林面积要比眼下净增60万亩;而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则意味着,市民房屋200米范围内就有绿地活动空间,500米范围内就有一座小公园可闲逛。

  据了解,根据《贵阳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 贵阳市建设“公园城市”途径研究》,实现“公园城市”的贵阳生态梦,必须紧紧围绕两大方面、18个指标。其中,两大方面,即是城市绿地环境和公园建设。

  18个指标则具体包括,立体绿化普及、精品化工程建设、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万人综合公园指数、各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等于公顷植物数量、国家级公园数量、城市居民对公园建设满意度等11个有量化标准的指标,以及其他7个需满足相关要求的指标。

   现状:绿地不少 功能设施还有待完善

  作为享誉美名的“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其实公园并不少。

  省人大代表、贵阳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席、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刘朱,在提交的《关于帮助推进贵阳市建设公园城市的建议》中就提到,近年来,贵阳市先后打造了花溪十里河滩国际城市湿地公园,贵州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公园品牌,改造提升了黔灵山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等现有公园,各区(县、市)也相继建成了一批山体公园、森林公园和社区公园,但在建设公园城市上还是有很多问题。

  来自贵阳市生态文明委公园管理处相关统计,截止目前,该市建成区范围内有各类公园350处,其中综合公园11处、社区公园124处、专类公园55处、带状公园37处、街旁绿地123处。

  乍一看数量确实不少,但细细比对不难发现这些公园大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 功能待完善、设施不齐全,离真正的综合性公园尚有一定的距离。

  贵阳的综合性公园,人气最高的当属黔灵山公园、河滨公园,但这两座公园集中在老城区,受地域限制,服务人群也很有限;专类公园方面,贵阳市山体公园所占比例较大,湿地公园总体建设水平较好,但植物园、地质公园等有待完善、加强;至于带状公园方面,沿南明河主干道和各条支流的建设空间并没有充分利用,而街旁绿地数量虽多、面积也大,却多以广场为主。

   建议:走特色路线 要“步步见绿

  “公园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是首先依然是要保护好现有的自然山水。目前,贵阳乃至贵州,大有不少湿地公园,这是极具特色的一块;小的是城市中的山头,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省人大代表、贵阳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魏定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依托贵阳市“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等城市品牌名片,在打造城市公园时,除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符合人均指标的规划,还应该朝综合性公园、特色性公园、以及与娱乐相关的主题公园,如体育健身公园等方向发展。

  “贵阳气候宜人,在公园的建设上要结合并突出这个优势。因为公园全天候都是可以接待游客的,所以我们的公园城市规划刻意和风景区结合起来,把风景区、湿地公园、城市综合性公园,还有特色公园、居住区公园都考虑进来。”魏定梅告诉记者,贵阳“疏老城”的一大目的就是给老百姓留出更多的活动空间。在此“约束”下,目前,启动的南明、云岩老城区的规划也在努力实现“500米至1000米就有一块绿地”的目标,“我们的想法是,老百姓出门走不远就有一块绿地,可以满足就近锻炼、休闲”。

  城中要见绿,这是魏定梅认为“公园城市”必须要具备的硬性条件。除了绿地,还应有绿树。

  “贵阳市的土地比较紧张,贵阳市很多地下空间都用作开发作为地下停车场,这是很好的。但是这就导致很多树长不大,因为地下一层没有可供树木生长的生态圈。要保证一定的绿地率。在充分考虑老百姓的生活所需的基础上,还应该多为未来的生态环境考虑,”要给绿树生根发芽长大的机会,这是魏定梅几乎每年上人代会都会提的建议。

  除了保绿,魏定梅还建议,贵阳未来的规划中尽量建设一些开敞的通风走廊、空间,让水敞出来、露出来,同时,在建筑的风格上,避免大拆大建,不贪大求量、实实在在的根据贵阳的地域特色,建造富有贵阳特色的城市形象。本报两会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