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推进依法治市营造良好环境 形成制度合力

26.06.2015  18:34

    

    市民在阅读《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

    市民观看市检察院法律宣传展板

    交警执勤全身披挂现代化勤务设备

    在金阳客车站,由巡特警、武警、派出所和车站护卫组成的反恐防控力量实行全方位无死角治安巡逻。

    ■题记: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加强制度约束。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需要严密的制度和法治作保障。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通过的《贵阳共识》提出,应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形成绿色发展的制度架构,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有效的治理体系、严厉的法治约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市,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打造法治贵阳升级版,不仅仅是在生态方面先行先试,在市场、政务、文化、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都进行得如火如荼。

    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提升市场环境,建立一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体系;

    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提升政务环境,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提升社会环境,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生态良好,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

    去年底,贵阳市出台《中共贵阳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毫不动摇地坚持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为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在我国,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80%以上的法律法规都由行政机关执行。因此,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点。

    强力推进依法行政,贵阳亮出了清晰的思路。这包括,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服务改革发展和回应群众期盼水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各级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和政务公开,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等等。

    在这样的思路下,一系列“重拳”正在出击。今年2月起,贵阳市正式实施“数据铁笼”行动计划,运用大数据编制制约权利的笼子。具体说来,就是依托大数据产业优势加快网上政务建设,把能够纳入网络的行政权力全部纳入网络运行,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技术标准,优化、细化、固化权力运行流程和办理环节,合理、合法地分配各项职责,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执法,权力运行全程电子化、处处留“痕迹”,让权力在“阳光”下清晰、透明、规范运行,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该计划率先选择在行政权力相对集中、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技术运用有一定基础的市公安交管局和市住建局两个单位进行试点,目的是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制不同的笼子,即一个是重点编制制约个人执法行使权力的数据铁笼,一个是重点编制制约部门行政权力的数据铁笼。

    试点工作结束后,“数据铁笼”计划将在贵阳市具有审批权、执法权的所有行政部门中推行,并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确保实现“有权不可任性”。

    新常态下,往往伴随着新矛盾和新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对贵阳来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必须持续抓好依法治理。

    这包括,切实管控好风险点,系统防控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等风险,以及因经济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巩固提升城市基层管理改革“贵阳经验”,做强社区,做实居委会,做精网格,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抓好信访维稳“一号工程”,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这还包括,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建立市、区(市、县)、乡(镇、社区)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网络,利用大数据搭建网络状、实时化、多维度的社会协同治理平台,推进各类社会主体共同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者专业队伍建设。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基层规范的作用,促进群众在城乡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贵阳市一直有着最严密的法治基础。

    作为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实施已满两周年。它将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各个环节纳入法制化轨道,使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有了制度规范的刚性约束,更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形成制度导向、制度合力。从立法的角度看,迄今我市已制定并施行的涉及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占全市地方立法总数约四分之一。

    从司法的角度看,我市首创了环保法庭和环保审判庭,高举法律旗帜,有力保护“两湖一库”和环城林带。结合贵阳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际,市法院环境保护“两庭”更名为生态保护“两庭”,市检察院成立生态保护“两局”,市公安局成立生态保护分局,这是为纵深推进贵阳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力举,标志着我市构建完备的生态文明司法体系迈出了新的步伐。数据显示,近两年来,贵阳生态保护“两庭”受理各类生态保护案件240件,审结204件,判处罪犯188人。

    仔细审阅,不难发现一条轨迹——贵阳市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加大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法治贵阳·亮点点击

    市委群工委多项举措深入推进依法治理——

    筑牢群众工作网底

    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为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切实管控好风险点,市群工委今年以来推出多项举措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筑牢群众工作网底。

    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创造贵阳发展升级的八个‘加速度’”,其中明确,通过依法完善社区服务机构职责,做强社区、做实居委会、做精网格,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切实管控好风险点,抓好信访维稳“一号工程”,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从今年3月份开始,由市委群工委牵头,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妇联等16家市直部门配合,对花溪区明珠社区进行集中打造,有效提升明珠社区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以村(居)群众工作室和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建设为突破口,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运行为重点,市群工委将于2015年至2017年在全市建设150个左右村(居)群众工作室和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村民自治模式,将服务管理工作延伸到基层,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断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015年我市将完成50个以上的村(居)群众工作室和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并发挥工作室作用。同时,探索开展律师进村(居)活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群防群治、禁毒工作。

    此外,2014年由市委群工委牵头十件实事之一——“新型社区·温馨家园”社区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共涉及10个区(市、县)73个社区,累计惠及群众123.18万人次。社区公益事业项目共451个大项目,1457个分项目,涉及安保设施、环境整治、道路改造、文化设施、公益服务等多项内容。

    2015年市委群工委以“三年千院”行动计划为载体,继续推动社区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工作。

    市交管局实施“数据铁笼”行动计划——

    从民生问题着手

    用数据管住权力

    1000余套执法记录仪、2千余套数据采集设备、累计采集约6亿条动态数据……今年2月1日起,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启动了“数据铁笼”行动计划,在依托大数据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快网上政务建设,以数据为依托,将执法权力关进“铁笼”,让权力运行处处留痕,切实做到“人在干,云在算”。

    在“数据铁笼”一期建设工程中,市交管局将以让大数据服务大民生为重点,建立全范围覆盖、全过程记录、全数据监督的大数据管理监督云平台,全面记录执法和管理中权力运行、权益保障等行为,实现对权利的数据化管理和动态监督。

    “数据铁笼”计划启动以来,市交管局从过程记录和数据覆盖两个环节入手,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通过用户权限分配、IP绑定、身份证识别、数字证书唯一认定等技术手段,使各项业务流程和活动轨迹关联到具体责任人,实现权力运行和个体行为“事事进流程,人人全留痕”。

    通过全面梳理现有系统,完善数据记录和提取功能,匹配云平台的数据格式要求,交管部门提升了现有系统的数据自动记录能力。同时,围绕大数据的全记录,交管部门加快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完善,新建了音视频系统、接待评价和信访执法监督系统、PDA执法终端应用系统等7个子系统。

    在“数据铁笼”计划实施过程中,市交管局从3月10日起执行规定:民警在开具现场处罚后25日内受到群众举报、投诉或提出行政复议的,民警没有执法记录又不能提供其他有效证据的,原则上一律予以撤销。此举有助于确保民警合法用权、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同时,在提高服务效率方面,市交管局已开始实施业务流转管理系统建设,未来,通过网络业务流转,市民可对流转过程实时监督。

    对于信访、快处快赔等窗口办公场所,交管局正分步建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对窗口单位工作进行全程记录,以杜绝“冷、硬、横、推”现象。今后,该系统还将实现窗口业务“一站式”办理和信访事件进展过程的实时查询。

    以边建边干,边干边算为工作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利用大数据,市交管局对开学前后道路交通情况进行预判、公布6类交通违法易发生时间和路段、利用大数据抓捕交通违法大户……下一步,市交管局将加快建立大数据融合的云平台,实现诚信档案的数据自动提取、权力制约模型的自动运行。

    本报记者 骆明 朱梅 刘祎/文

    本报记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