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文化: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24.05.2016  10:20

多元融合 和而不同

——贵阳文化发展脉络及特征探讨

 贵阳历史文化影响最深远的当属阳明文化,图为文保单位阳明祠。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甲秀楼。

    贵阳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少数民族的先民们最早开发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并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远古文化。汉族迁入后,这里成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生息繁衍的地方。与中原地区的通都大邑相比较,贵阳文化由于地理位置、民族构成、表现形式、发展历程不同,形成了“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贵阳文化特征。

    1 古代贵阳文化贵阳地区史前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

    开阳打儿窝岩厦遗址发现大量的骨制品、石制品、石料、陶片;贵阳市观山湖区史前遗址群发现的石制品中有石锤、石钻、石核、石片等,表明贵阳先民早在一万多年前就会磨制简单的生产、生活工具,已凸显旧石器时期文化特征。

    两千多年前,贵阳地区属夜郎国辖地,因而,夜郎文化成为贵阳最古老也最具影响的文化形态。夜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随遇而安”的文化内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贵阳人。可以说,古夜郎人在图腾、建筑、服饰、发型、婚俗、葬礼、饮食、节日、风俗等诸方面的文化传习,在今天的贵阳民俗风情中不乏其踪迹。贵阳市内的金竹、花溪、党武、燕楼、马铃等地,散布了许多传说与夜郎有关的古村寨、古城堡、古洞堡、古战场等遗址,以及铜鼓、吊脚楼、悬棺、洞葬、岩画、竹王传说、竹王城等,都留下了神秘奇特的古夜郎遗风。

    魏晋以后至唐、宋、元时期,贵阳与中原交往日益增多,贵阳文化吸收了中原文化及周边地域文化的活跃元素,经过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贵阳主体文化。

    明清时期,贵阳书院蓬勃发展,除官学、书院外,还有社学、义学与私塾,多元办学,促进了贵阳文化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贵阳文化勃兴,人才辈出,仅清代,贵州就有6000举人700进士,进士中近三分之一是贵阳籍人士,贵州历史上的三位状元有两位是贵阳人。

    谢三秀、扬文骢、吴中蕃、周渔璜、李端棻、姚华等一批贵阳籍的文士活跃于当时的文坛、画坛,扩大了贵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贵州梆子、傩堂戏、阳戏、端公戏、花灯戏、地戏、布依戏等多种地方戏剧在贵阳境内流行。贵阳市内保存的“第一山”、“黔灵胜景”、“”、“”以及阳明祠、阳明洞、花溪是春谷的摩崖石刻成为贵阳文化的一道风景线。遗存的一批文物古迹成为贵阳文物的一张张名片,如甲秀楼、文昌阁、阳明洞、青岩古镇、阳明祠、弘福寺等。除此之外,在方志、宗教、建筑、音乐、园林、工艺、饮食、风俗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对贵阳历史文化影响最深远的当属阳明文化。王阳明于明代正德三年(1508年)因上疏斥责宦官刘瑾,触怒武宗皇帝,谪贬为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驿丞,于艰难困苦中“龙场悟道”,创立“心即理” “致良知”的阳明心学,提出“知行合一”,倡导并强调发扬本心,完善教育,开启了贵阳文化的一代新风。阳明先生创办龙冈书院,传业授徒,又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培养了众多的贵州弟子,使贵阳向学之风蔚然兴起并影响深远。

    阳明文化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主流思想,对今天的社会文化建设仍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与积极意义。以王阳明为主题的社科论述、人物传记、长篇小说、戏剧艺术、诗词歌赋、美术书法、雕塑作品等,已成为贵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近代贵阳文化

    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间,贵阳文化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思想在贵阳迅速传播。1907年,周素园创办了省内第一张日报《黔报》,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列强瓜分中国。1911年正式运转的文通书局,集出版、印刷、发行为一体,为贵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1911年,黄齐生编写了弘扬爱国主义的历史剧《大埠桥》,以川剧形式在贵阳上演,轰动一时。1913年,达德学校师生演出话剧《维新梦》、《武训兴学》,开贵阳新剧演出先河。“九·一八”事变后,一群爱国学生创办了《救国旬刊》,宣传抗日救亡,追求革命真理。一些进步女性在《新黔日报》上开辟《惊蛰》副刊,宣传妇女解放,反对法西斯。《达德周刊》坚持倡导白话文写作,成为贵阳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与此同时,沈从文、艾青等一批进步作家的作品以及《悲惨世界》《莎士比亚全集》等一批外国名著被介绍给贵阳读者。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贵阳城郊很多地方留下足迹,在红军所到之处,群众通过山歌、曲艺、童谣、顺口溜、民间传说等文艺形式,歌颂红军、讽刺敌人。

    抗日战争时期,贵阳成为抗战后方重镇,沦陷区的部分大学如上海大夏大学、私立湘雅医学院、浙江大学先后迁入贵阳。一批文化名人纷至沓来,如茅盾、徐悲鸿、叶圣陶、闻一多、关山月、叶浅予、丰子恺、巴金、田汉、马思聪等等,在贵阳逗留和居住期间,他们或赋诗或作画或举办画展、演出、讲座等文化活动。当时,贵阳城内各省会馆成立,戏园茶楼甚多,京、川、评、越等一批戏班剧社涌入贵阳,活跃了贵阳的文化生活。直到抗日战争胜利,进步文化活动在贵阳方兴未艾。贵阳沙陀业余剧社、筑光音乐研究会等,排练演出了大量宣传抗日救亡的进步戏剧和音乐作品。一些外埠报纸先后迁到贵阳出版,这时期,贵阳各类报刊多达70余种。中国共产党贵州地下组织编印的《真实》、《烽火》、《民先队报》等革命报刊也在贵阳民众中秘密传播。一批进步文艺副刊很受欢迎。这一时期,贵阳的文学、戏剧、音乐、绘画、书法、报纸、广播、出版等一扫昔日封闭冷清的现状,变得异常活跃。各种文艺团体纷纷成立,文艺刊物接踵出版,戏剧舞台精彩纷呈,为后来贵阳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