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由“过境地”转向“最美目的地”

10.10.2014  16:17

日前,第二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暨2014最美中国榜发布会在京举行。贵阳一举荣获“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最美中国·自然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为“爽爽的贵阳”再添两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好气候和好生态是贵阳的客观优势;同时,近年来,我市不断补齐旅游短板,四季旅游产品不断丰富、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全面提高,成功打造出“爽爽的贵阳”这一响亮的城市旅游品牌,最终获得了“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这一含金量十足的牌子。

卓越生态气候,让“最美”脱颖而出

“‘爽爽的贵阳’气候优势卓越,自然养生资源丰富,在全国拥有较高知名度。”据活动主办方新华网相关负责人介绍,贵阳此次一举荣获“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最美中国·自然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乃是实至名归。

贵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气象数据显示,我市年平均气温为15.3℃,夏季的平均气温为23.2℃,最高气温介于25至28℃之间,全年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紫外线辐射强度小,仅在中午很短的时间内达到4级,其余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微风微润,平均风速在3.0米/秒以下,相对湿度在65%至76%之间,人体体感最为舒适;贵阳市区负氧离子常年在每立方厘米1400个左右,环城绿带中则达2700个,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吴普指出,贵阳的一系列气候指数,不仅让人体感舒适,更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现代生理学及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最适宜的温度在18-24℃;贵阳城区海拔高度在1100至1200之间,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空气中负氧离子,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健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久居此处,对于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偏头痛及冠心病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此外,贵阳温泉资源丰富,有利于冬季养生。

从9月30日至10月6日,来自武汉的张小姐及其男友到贵阳旅游,从黔灵山到青岩古镇,从老贵阳素粉到息烽辣子鸡,短短六天的时间,纸上攻略一一实现。凉爽的气候、清爽的空气、爽眼的风光、爽口的美食、爽心的文化、豪爽的人儿,让他们玩得意犹未尽。“我们这次就是冲着‘爽爽的贵阳’来的,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玩。”张小姐说。

然而,不到十年前,贵阳的好生态好气候还藏在深闺人未识。为将内在的优势精准地发掘出来,从2008年至今,贵阳承办举办了七届“中国·贵阳避暑季”大型旅游文化活动,让“爽爽的贵阳”知名度、美誉度享誉全国。

此外,每年我们都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积极推介贵阳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据市旅游产业发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今年来,我市就举办了“全国知名博客版主多彩贵州行”、“2014海外华文媒体贵州行”、“港澳台万名摄影家拍摄多彩贵州·爽爽贵阳”等多次大型采风活动,邀请到纪连海、孔庆东等17位知名博客版主、来自25个国家的38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港澳台数十家摄影组织入黔深度游,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等方式,推介“爽爽贵阳”之美。

与此同时,为鼓励企业开拓客源市场,近年来,我市每年对新开辟或加密的航空航线进行补贴;对通过省外旅游专列、海外包机、国内包机组织游客到贵阳住宿并游览的旅行社,按人头给予奖励;本地旅游企业邀请海外旅游批发商来筑考察贵阳旅游产品、线路的,对海外旅游考察商在贵阳市境内住宿按200元每人每天的标准给予补贴;对本地旅游企业赴省外或国外宣传推介贵阳旅游产品和线路、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全国性大型会展赛事等活动的,分别给予交通总费用30%、50%的补贴等,并取得显著成效。

以航班航线补贴这块为例来说,2012年,贵阳、香港两地航班,为一周三个往返;如今,两地已经加密至一周七个往返航班。”据介绍,为加大境外市场的开拓力度,我市今年对航空航线的补贴力度将达到6000万元。

当前,贵阳已经具有良好的品牌基础和市场基础。2014国庆假日七天,贵阳共接待游客323.59万人次,同比增长26.52%,实现旅游总收入22.94亿元,同比增长29.17%,两大旅游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旅游新地标,让“最美”呈现多元化

9月28日,2014年“开笔礼”,这个古时极为隆重的典礼,在孔学堂隆重举行,“正衣冠”、“拜先师”、“点朱砂”等传统仪式中,让400名小学新生“破蒙·启智·立德”。这场活动也让来自英国游客詹姆森大开眼界,现场摄像机、相机交换拍摄,认真记录下每一个流程。同时孔子雕像、大成门、礼仪广场、大成殿、乡贤祠、阳明祠等景点,宏伟、大气的汉唐之风,并融入贵州地域建筑风貌,深深吸引着这位外国朋友,通过翻译,他告诉记者说:“来到中国旅行,来到贵州,朋友强烈推荐我一定要来孔学堂,今天在这里,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仪式,感觉非常有意思。

从去年元旦对外开放至今,贵阳孔学堂已接待游客45万人次。”孔学堂负责人周琼介绍说,举办春节文化庙会、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活动,打造“筑城三礼”——“成人礼”、“开笔礼”、“汉唐婚礼”,200场公益文化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得到国内各大媒体广泛关注,不但成为本市市民爱来的游玩地,也是外地游客到贵阳后的必游之地。

贵阳孔学堂正在积极打造、申报国家5A旅游景区。”周琼说,贵阳被评为最美旅游目的地,孔学堂作为贵州亮丽的文化名片,会越来越吸引国内外游人的目光。

让客人留下来,需要不断打造旅游项目,丰富特色旅游产品。”市旅发委负责人如是说,尽管气候资源得天独厚,但贵阳旅游并非只是“靠天吃饭”,今年贵阳市重点推出的“1+12”旅游点业态,形成一批旅游核心吸引物及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吸引了不少国内外观光客。

据悉,“1”是花溪青岩古镇,投资49.51亿、建设48个项目,景区面积从0.8平方公里扩展到4.8平方公里,“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业态全面升级,将全新的“古镇游”呈现给广大游客。

12”个重点旅游项目,即多彩贵州城创意旅游综合体、未来方舟城市旅游综合体、修文桃源河旅游区、蓬莱仙界·休闲农业旅游区、泉城五韵乡村旅游度假区、开阳南江国际生态旅游综合体、时光贵州湿地公园、息烽温泉景区、乐湾国际旅游结合体、阳明文化园、南明河下游美丽乡村示范带、天河潭景区。

9月27日,在南明河城市流域休闲度假带、未来方舟7公里外滩上,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在美丽的南明河畔,游玩豪华游艇、观光火车等,用镜头聚焦着,拍照留念。

这里正在成为贵阳旅游新地标。”项目负责人丁林说,占地7.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95.51亿元,集观光、休闲、旅游购物、娱乐嘉年华、美食嘉年华为一体。在今年成功举办的“圆梦贵阳”迪士尼欢乐博览、环球嘉年华、啤酒节等活动期间,数以万计的市民到景区游览,也吸引着不少省内外的游客。

贵阳有国家4A、3A级旅游区17个,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等,可谓处处是景。“近年来,贵阳大力发展具有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等功能的自然生态景区,还有文化景点,成为旅游精品。”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说,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集山地、水文、生物以及人文景观为一体;而小车河湿地公园,展现着溪流、谷地、溶洞等特色景观;筑城广场——筑韵熠熠生辉;孔学堂——建筑恢弘大气,文化氛围浓厚……这些不但提升了城市品位,也让游客在游览中,体会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