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绿色产业结硕果

10.07.2021  14:40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阳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既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又要实现赶超,大数据,成为了贵阳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贵阳作为“中国数谷”完成了大数据产业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

  如今,大数据通过赋能百态千业,助力贵阳实现绿色发展。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贵阳市新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4%、46%。绿色产业越发蓬勃兴旺,绿色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宽,贵阳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抢滩算力市场 打造最强机房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

  “东数西算”工程,对于贵阳来说,是一次助推产业升级的良机。

  贵阳大数据具有先发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早早吸引了众多大型企业将数据中心布局于此,如今,在贵阳贵安,投入运营及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已有23个,规划服务器400万台,其中包括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基地、腾讯七星数据中心、华为云数据中心、苹果iCloud数据中心……《中国日报》将这里称为“中国最强机房”。

  数据中心云集,数据要素市场根基深厚,让贵阳成为从事数据交易企业发展的沃土,一批从事大数据资源流通与交易服务机构和技术支撑的企业在这里快速成长——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为除北方七省外的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服务,2021年收入将超50亿元;

  云上艾珀(贵州)技术有限公司服务2亿多国内iCloud用户,全年云服务收入超3.2亿元;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10多个国家部署服务器近15000台,为超过81%的中国网民和2亿海外互联网用户提供云服务……

  依靠生态优势,凭借“东数西算”发展东风,贵阳“算力”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绿色产业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企业加速转型 工业智慧升级

  “企业要壮大,一定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文刚认为,只有告别传统生产方式,企业才能发展。如今,借大数据实现绿色转型,已成为贵阳企业的共同选择。

  下砂、碎石、搅拌、下料、装车、过磅,一整套混凝土生产过程,两名工人点点鼠标就可轻松完成。

  位于观山湖区的贵州兴达兴,依托贵阳大数据发展优势,打造出“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云平台”,彻底告别了传统生产模式,走上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倪文刚说,通过数字化转型,贵州兴达兴生产效率提高了1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了50%以上,交易成本降低了50%,从一家传统混凝土小企业,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国家级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试点企业。

  贵州兴达兴的成功转型,是贵阳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近年来,贵阳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动大数据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传统工业的融合,提升了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助力工业企业实现绿色升级。

  据悉,2020年,贵阳贵安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51.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点,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正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加速迈进。2021年,贵阳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万企融合”行动,实施大数据融合应用项目380个以上,纵深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力争实现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3.0左右。

  用好大数据 助力农业现代化

  拥抱大数据后,贵阳农业产业实现了飞速发展。

  在位于息烽县养龙司镇的贵阳正大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饲料的生产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工人。“从原料投料、粉碎、配料、混合、制粒到打包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所有的生产操作通过我们的ERP系统,利用两台电脑就能完全调控。”公司生产部相关负责人说,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提升了生产效率,保障了产品品质。利用这套ERP系统,公司还可以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安排指导生产计划,实现以销定产。

  “大数据很‘聪明’,让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施肥、提前预判病虫害,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贵州省开阳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景平说,公司在万亩茶园里设了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数据采集分析等,让茶园管理既精准又轻松,茶叶的产量每年都稳步提升10%左右。

  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村民何娇在淘宝经营着一家名为“贵阳街边小吃店”的网店,点开网店,小豆腐、糍粑、酸菜等都有,品种多达30多种。随着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如今网店年销售额达200万元以上。立碑村是全省第一个“淘宝村”,如今,搭乘电商东风,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从种植到管理,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如今,大数据已逐渐融入到贵阳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各方面,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让农业产业成了越来越有奔头的产业。

  数据统计显示,在大数据的加持下,我市农业产业“如虎添翼”,进一步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从2015年到2020年,贵阳一产增加值从129.9亿元增加到了178.3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918元增加到了18674元。(记者 钱丽)  

[责任编辑: 邓娴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