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脱贫攻坚“高一格” 全面小康“快一步”

11.04.2016  12:59

图为脱贫致富的农户享受丰富的业余生活。

4月7日至9日,贵州举行2016年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一观摩组走进贵阳市乌当区、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清镇市、贵安新区等地,聚焦13个观摩项目如何有效脱贫,总结发展经验。

过去五年,贵阳市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实现贵州省率先“整市脱贫”、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等目标,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8.35万人,18个贫困乡(镇)全部实现“减贫摘帽”,贵阳10个区(市、县)全部通过贵州省全面小康考核验收。

十三五”开局之年,作为“火车头”的贵阳市,精准扶贫将怎么做?贵阳市提出脱贫攻坚“高一格”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坚持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基本方略,防止已脱贫群众返贫,推动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快一步”实现。

鼓劲抓发展 科学治贫“”起来

推动‘高一格扶贫’,力求‘快一步致富、早一点现代化’。”贵阳市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以高一格的扶贫脱贫统揽“三农”工作,一些园区正逐步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平台,也推动贵州全面实现小康。

2002年,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并作为农业产业孵化平台,集成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现代设施等,具备生产、科研、科普、培训、试验示范等功能,至今已成为促进乌当区实现产城良性互动、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途径。

该园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参与、农户受益”的运作模式,特色蔬菜、精品水果、花卉苗木、特色养殖、健康食药、生态茶园等成为园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产业扶贫是大扶贫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农业园区和电子商务的优势,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谋划,走出一条富民的新路子。”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认为,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上,统筹示范小城镇、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和省级综合服务业集聚区,改变了单一发展局面,意义重大。

位于开阳县城关镇的温泉村,曾受基础设施、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该地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贫困农户增收致富门路不宽。自打引进贵州智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后,该地通过项目带动,贫困户年户均增收15000万元以上。

说到温泉村湖羊现代高效扶贫园区带动地方发展的秘诀,该园区董事长鄢聪坦言:在发展循环农业。推动产业进程的过程中,合作社不断探索精准扶贫机制,增强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让贫困户以国家扶贫羊只参与合作养殖,每年获得固定的分红,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分散养殖的成本及风险,又让农户得到保值收益,既科学又有效。

同样是带动更多农户实现脱贫致富,息烽县小寨坝却采取精准扶贫与农业园区相结合的形式,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投资打造红岩葡萄沟都市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从庭院种植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面积扩大到1万余亩,引进培育经营主体22家,园区从业农民超过10000人。

另外,贵州红岩生态葡萄酒业有限公司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保底价与合作社签订葡萄收购合同,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摘掉了红岩村一级贫困村的“帽子”。

弯腰拔穷根 精准扶贫“”起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修文县以构建产业化扶贫体系为核心,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突破口,抓好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实现了“整县脱贫”,与贵阳市同步在贵州省率先实现消除绝对贫困。

成绩的取得,与修文县苦干实干巧干的做法密不可分。在修文县,供销社“传家宝”的作用得到发挥,政府扶贫资金、供销社和贫困户有机结合,形成公司与农户利益分成、每年按土地流转费进行分红、赠予股份等“五项利益连接机制”, 实现农业园区内农民变技工、技工又分红。

观摩会现场,修文县小箐蔬果现代高效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内,成片的蔬菜大棚中各类蔬菜正在蓬勃生长,园区内的工人忙着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选种育苗,这里的农户因修文县探索出“供销合作、生产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建设,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农民变社员、农民变产业工人、资金变股金的供销综合改革“三合五变”模式而受益。

据小箐乡党委书记肖伦文介绍,目前园区核心区种植猕猴桃、绿化苗木、莲白等各类水果蔬菜共15000余亩,其中猕猴桃2500亩。同时,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发展农家客栈20户,带动岩鹰山村、崇恩村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在园区建设覆盖的四个贫困村,276户贫困户750个贫困人口在2015年已经全部实现脱贫。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听完“三合五变”介绍后,对该修文模式表示肯定,他说,供销社是“三农”领域的传统服务主体,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让农民成为新形势下的社员和股民,供销社大有希望,要把这个传家宝发扬光大。

供销社要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贵龙网通过依托云端数据并结合O2O模式,构建集电商交易、农技服务、农村金融、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在修文县小箐乡十分常见。

依托修文猕猴桃等农特产品资源,供销社创新驱动推进“互联网+”模式,修文县与贵农网通过加快供销社“新网工程”网络信息化改造,加大农产品供给侧结构调整,提高商品产出质量,增强农特产品电商市场竞争能力。

小箐乡崇恩村电商服务站,就是一个打通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典型,这里不仅具有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还建有配套农村金融服务站,用大数据方式为农户提供授信、贷款、支付等金融服务,精准扶贫到村到点。

携手奔小康 有效脱贫“”起来

如何综合推进扶贫开发?在白云现代农业园区,当地按照“农文旅一体化、村寨集一体化、山水人一体化”的思路,把农业基地、蓬莱仙界旅游景区、牛场示范小城镇、美丽乡村统筹建设,实现了产业、城镇、村寨互动,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助农、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

地处观山湖区百花湖乡西部的三屯村,湖光山色、风景怡人,绿瓦白墙、错落有致,是一个典型的美丽乡村示范点。自2013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三屯村以“四在农家”为抓手,努力建设“滨湖花城?美丽乡村”,基本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百姓小康梦近在咫尺。

此外,三屯村还通过普及生态知识、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家园、倡导生态文明,让生态理念、生态项目、生态设施、生态文化走进农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9200元增加到2015年的12250元,实现有效脱贫。

红枫湖和百花湖是贵阳市的两大“水缸”,同样是环湖而居,位于红枫湖镇西南面的右七村正是属于红枫湖饮用水源地准保护范围。如何在保护饮用水源地和发展中取得平衡点,这是右七村一直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牢牢守住两条底线,既要保湖又要富民,责任重大。”红枫湖镇党委书记卢燕说,清镇市红枫湖镇把“保湖与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红枫湖水质从2007年的劣Ⅴ类改善并稳定保持在Ⅲ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7900多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12402元。

右七村围绕“保湖富民”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小康“水、电、路、讯、房、寨”六项行动为抓手,整合项目资金4500余万元,实施房屋立面改造、庭院绿化、农家乐等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逐渐走出了一条“土地集中流转”“专业合作社管理”的葡萄产业发展小康路。

在为期三天的观摩活动中,代表们走进田间地头、村寨社区、示范园区,观摩了农业、旅游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各个领域,涵盖了产业、就业、搬迁等各类扶贫方式。代表们边听边思、边评边议,形成了用“钉钉子”“担担子”精神促进脱贫攻坚战落细落小落实的共识。

脱贫标准水平高一格、社会保障水平高一格、经济发展水平高一格、美丽乡村建设水平高一格、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高一格——作为省会城市,贵阳市脱贫攻坚的表率作用在观摩代表之间引起热烈反响:“高一格”促进全面小康步伐“快一步”!(王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