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航空航天产业乘风高飞

29.07.2019  17:47

延伸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贵阳航空航天产业乘风高飞

  7月28日,首届贵阳工业产品博览会2号馆里人来人往,一架白色的飞机格外吸引眼球。它身材娇小、体态轻盈,机身上标有“自由莺”三个醒目的大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拍照。

  这架备受瞩目的飞机全名为自由莺GGAC-100型轻型运动飞机,由贵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是地地道道的“贵阳造”。此前,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贵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就已与5家单位签署60架“自由莺”飞机的意向购机协议。

  “贵阳造”飞机大放异彩的背后,是贵阳延伸产业链、壮大航空航天产业的不懈努力。聚集于贵阳经开区的航空航天产业,是贵阳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贵阳经开区更是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延链补链,提升价值链。

  航空航天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完善上下游关联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至关重要。贵州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便是贵阳近年来引进的企业之一,主要给航空航天企业做配套,生产用于航空等领域的零部件。“经开区是贵州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聚集区,产业集群效应较好。”贵州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凌峰说,航空航天企业对部件的质量要求都很高,前期虽然会让配套企业面临很大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高标准会倒逼企业转型,提升企业的配套能力和配套质量。

  由于航空航天配件产品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一般的自动化设备因兼容性差,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需要。于是,三信精密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对设备进行二次创新,改进工艺编排。以公司最近刚刚引进的数控车床为例,该设备原本只能装4把加工刀具,经过改进,现在可以装6到8把刀具,原本要两次加工才能完成的产品,现在可一次性完成,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合格率也从93%提升到97%以上。

  目前,三信精密公司还为遵义、安顺的航空航天企业做配套,每年配套生产上万套产品,每套产品都包括几十个到上百个零部件。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高端制造业,整条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如何做到紧扣产业链增强有效供给?

  “我们给航空航天企业做的配套零部件,出现一个废品就会影响我们接下来的发展。如何对产品进行精雕细琢的同时保证效率,一度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谈到之前的困境,贵州安吉华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伯礼感触颇深。

  破局,从科技创新开始。安吉华元科技公司开始自主研发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实施智能制造。2018年,公司投入近500万元用于研发,占产值的13%。同时,不断引进和培育高端技术人才,目前75人的团队中技术人才占了40人,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11项。通过不断研发和改进设备,公司在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生产效率提升了30%,设备利用率提升到80%以上,人工成本大大降低。

  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安吉华元科技公司逐渐赢得行业认可。每年底,航空航天的龙头企业都会从质量、交货期、客户服务等方面,给零部件供应商综合打分,安吉华元科技公司近几年得分连年排名前列;去年,该公司产值达3700多万元,今年预计达4000多万元。

  目前,贵阳聚焦航空航天系列产品,围绕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围绕装备制造、模具设计制造、辅料、配件等中间环节,聚集了贵州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贵州安吉华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阳华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就近配套,不仅降低了龙头企业的配套成本,还带动配套企业链式发展,形成倍增效应。

  在延链补链的同时,贵阳和经开区不断支持企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实现“老树发新枝”。如安吉华元科技公司在加快布局自身智能制造的同时,还为其他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增加了新的盈利点。

  乘着高质量发展的东风,贵阳航空航天产业正加快腾飞。按照相关计划,下一步,贵阳市将以航天十院、贵航集团等为主体,围绕“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民用卫星、运载火箭等零部件的科技需求,重点发展电动舵机、陀螺仪、微特电机、航空锻铸、航空零部件、标准件、机载电子设备等产品,加快研发以高端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航天产品,加快发展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要零部件、燃油控制系统等航发产品。(记者 黄菊)

[责任编辑: 刘菲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