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竹子大王——姚连书

11.03.2015  18:15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11日电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的千古名句,道出了中国人对于竹子的喜爱。

    中国竹子之乡——赤水,因有竹,竹乡人才会有居、有食、有肉。从餐桌上的竹笋、全竹宴(熊猫餐)到居家的竹筷、竹席、竹地板,从竹编、竹雕等旅游商品到造纸原料、竹纤维产品。竹,已经融入赤水人的生产生活中,也成为赤水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赤水全市竹林面积近130万亩,是全国第二大竹乡,人均竹林面积超过4亩,居全国第一。全市有各类竹加工企业100多家,形成建材、纸制品、工艺品、生活用品、竹食品等五大系列250多个品种的产品,年产值达30亿以上。

    赤水竹业的发展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竹乡人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连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当地人称为“竹子大王”。

     回乡——只为那份乡愁

    1993年,姚连书光荣地从部队退伍,回到了生养他的家乡赤水。当时的赤水,竹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各类竹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当地最大的企业贵州赤天化集团也进军竹产业,与台商合资成立了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看好竹产业发展前景的姚连书应聘进入新锦公司,成为公司的一名保安。军人出身的他凭借一股认真与执着的劲,以良好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同。仅仅3个月时间,姚连书实现了转岗,调到了公司的重要部门——营销部。

    由于公司实力雄厚,技术过硬,加上竹产品高雅别致、天然环保、经久耐用,很快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竹地板、竹家具等产品供不应求。

    产品不愁销路,营销部的工作也显得简单轻松,而且收入不菲。但此时,姚连书萌生了新的想法,自己何不辞职专门做产品经销商。

    说干就干,1998年,姚连书正式从新锦公司辞职,拿着与新锦公司签订的武汉总经销的协定,单枪匹马来到了湖北武汉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有优良的产品做支持,加上自己的不懈奋斗,姚连书成功在武汉打开市场,并站稳了脚跟。到了2008年时,姚连书成为武汉当地赫赫有名的竹产品经销商。

    而此时,新锦公司的一份邀请送到了姚连书的手里。新锦公司虚位以待,以营销部部长的职位聘请姚连书回公司任职。但姚连书心里十分清楚,这份邀请的背后并不简单。

    2008年,正值金融危机爆发,很多竹加工企业生产经营都遇到了极大困难,新锦公司也不例外,公司业绩大不如前,开始走下坡路。对姚连书而言,即使公司倒闭,但他已在武汉成功立足,完全可以凭自己手里的销售网络,改换门庭或另谋出路。

    回去,值得吗?在辗转反侧多日后,姚连书作出了他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离开奋斗多年的湖北武汉,再次回到了家乡赤水。“作为曾经的新锦人,真的不希望以前的公司就这样倒下去了。”这背后,是他对新锦公司的眷念,对家乡的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