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依托“韭菜花海” 奏响山地旅游富民乐章

12.11.2015  08:44

  本报记者 宫喜祥 刘莹 邹晨莹

  赫章县兴发乡中营村,通往大韭菜坪景区必经之地。

  过去,轿车直达山顶,游客看完韭菜花,在山上随便买几个火烧洋芋充饥就走,村民得到的回报很低。

  而今,通过对景区升级改造,赫章县仅用4个月就把中营村改造成旅游休闲度假地,村民们尝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甜头。

  11月6日,记者在面貌焕然一新的中营村采访,一串数字令人振奋:仅营运两个多月,就接待50多万游客,农家餐馆、旅店、超市生意兴隆,今年乡村旅游年收入5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可达8000多元。

  这些数据,投射在个人身上,更有说服力。

  在一个干净别致的农家院里,青年农民胡义津津乐道地介绍,今年有三件开心事——

  第一件事,他的奇异山庄农家乐开得风生水起。

  韭菜花盛开的两个月,每天都有四五千名游客涌进中营村,农家餐馆和旅店生意火爆。“每天都要宰羊杀猪,出钱请了10多个村民帮忙,还要收购邻居们种的果蔬搞烧烤、做农家饭菜。”胡义说,今年奇异山庄有30万元毛收入,纯收入占一半。

  第二件开心事,胡义成立放山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周边10多家农户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

  “我们这里的猪牛羊都是放养,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长的是‘健美肉’,肉质很受客人欢迎。蔬菜也是原生态的,味道很甜很香。”胡义说,今年大家的馆子一开张,生意火爆,都争着收购山货,有时缺货影响了收入。明年生意要做大,得保证食材供应。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自己出钱买100多头仔猪免费发给合作的农户喂养,回收的商品猪,利润对半分成,发展旅游你好我好大家好。

  第三件开心事,胡义带记者走到院落的尽头,那儿有一个占地300平方米的“光艺木材加工厂”,里面堆满了不少根雕和名贵木材。

  “这是干嘛的?”记者问。

  “提高旅游‘附加值’。”胡义有些“故弄玄虚”地拿起加工厂里做好的手串:“这是红花梨木的,在外面要300多块一串。现在城里人都流行带些‘伴手礼’,厂子今年刚建好,抓紧生产一批,再刻些民族花纹,明年韭菜花开的时候,试试看卖不卖得动……

  讲起开心事,胡义一箩筐话好像总也说不完。

  离开了胡义的山庄,记者又陆续采访了数十户人家。谈起开心事,他们不约而同说起了一个关键句——“韭菜花开的时候”。

  他们说,韭菜花开的时候,这里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今年,已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回家,找钱的门路不光开餐馆旅店,地里产的蔬菜瓜果,山上放养喂的家禽牲口,就地也能卖个好价钱。

  “不光是韭菜花开的时候。”兴发乡党委书记罗刚说,交通条件大变样了,韭菜坪的发展还可以与周边的草海、百里杜鹃、织金洞、慕俄格古城等文化和自然景区一道抱团出山,优势互补。明年,兴发乡将把大韭菜坪景区从赏韭菜花旅游延长到避暑游,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旅游带来的红利。

  在我省蓬勃多彩的旅游经济中,赫章县的山地旅游业只能称得上刚刚起步,可记者却真切地感受到,这里山地旅游正在与山地农业契合联姻、如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