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24.11.2014  13:09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提升 党员干部的奋斗努力当永无止境

——赵克志第四次在威宁县迤那镇食宿农家蹲点调研侧记

    11月18日,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迤那镇五星村新华组考察“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实施情况,走访看望村民吴金友一家。文媛 摄

    11月17日至20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威宁自治县迤那镇食宿农家蹲点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争先,尽快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让各族群众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廖国勋参加调研。

    18日清晨,赵克志乘坐火车抵达迤那站。这是他第八次来到威宁,第四次在迤那镇食宿农家。5年来,赵克志的脚步走遍了威宁大部分乡镇,走遍了迤那镇全部15个村(居)。

    初冬的迤那,寒意已浓,蒙蒙细雨和缭绕薄雾,挡不住建设工地、田间地头、种植养殖基地里的忙碌身影。一下火车,赵克志顾不上休息,接连走访农户、企业、学校,看望驻村干部,实地考察农业生产,四次召开座谈会,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谋划未来发展。

     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关键是调整结构,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城乡结构,调整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合心村富民养殖科技专业合作社引进法国依拉肉兔、獭兔,带动农户养兔4万多只,户均年纯收入6000多元,“玉兔闯出了大市场”。新田村村民程宗良饲养了100多头黑山羊,种植了60多亩烤烟和中药材,家庭年收入30多万元。中海村村民龙文学和妻子孙连会创办了盛丰农特产品加工厂,解决65人就业,辐射带动周边乡镇350户农户从事配套服务,把威宁核桃卖到了长三角地区。文昌村村民罗章菊夫妻创办的养殖场吸纳了6名工人,小企业年销售额近200万元……

    一路走来,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迤那和威宁的“高频热词”。在迤那,36家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星星之火”。莲花村村民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种植了1100亩党参和340亩玛咖,市场好的时候,每亩收益均超万元。在威宁,龙源贵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已累计发电1亿千瓦时;贵州金足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天生产4000双皮鞋,解决就业近千人;片仔癀大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开展中药材初加工,有效拉动了全县中药材种植;金威冷弯型钢股份有限公司把生产线搬到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威宁。

    赵克志称赞迤那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得好,专业合作社办得好,威宁工业经济引领带动得好。他说,以前提起威宁,除了贫困,想到的就是草海和马铃薯。现在新事物、新气象多了,老百姓自豪的是加入了合作社,种植了经济作物,县城青年谈论的是参加了职校学习,能到工厂打工,这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可喜变化。

    迤那镇城乡结构的调整也如火如荼。18日上午,赵克志查看了迤那牛棚同城大道建设项目和迤那镇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同城大道明年8月通车后,从迤那到牛棚只需5分钟。路未通、行已远,两镇同城化发展的趋势已逐步显现。迤那镇按照交通枢纽型、商贸集散型定位建设,农贸市场、敬老院等16个项目已经建成,2015年城镇人口可达1.5万人。

    迤那镇建设项目增多,给附近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赵克志这次住在五星村新华组村民吴洪军、张洪英夫妇家。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得知夫妻俩现在有空就在家门口打工,每年收入有3万多元,还能把孩子照顾好,赵克志高兴地说,我们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既要把城市建设起来,让城市更加美好,又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让农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赵克志指出,唯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坚持以“三化兴三农”,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迤那未来发展,一定要以战略眼光做好空间布局,大力推动学校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城乡结构,调整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西部地区条件差、底子薄,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